世界之窗站

世界之窗站(Window of the World Station),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是深铁集团管理运营的地铁车站,是深圳地铁1号线深圳地铁2号线的换乘车站。世界之窗站是中国国内首个建于地下、不出地面即可实现地铁与公交的无缝接驳的地铁换乘枢纽车站。

世界之窗站于2004年12月28日投入使用并通行深圳地铁1号线;2010年12月28日,世界之窗站通行深圳地铁2号线。

据2020年12月深圳地铁官网显示,世界之窗站共有8个出入口,工作日运营时间为06:09至次日00:12。

历史沿革

2001年12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延长段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该工程将增设世界之窗站。

2002年4月14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延长段的初步设计通过审核,深圳地铁1号线将由侨城东延长至世界之窗,并增设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世界之窗两座车站;同年,世界之窗站开工建设。

2004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世界之窗站随之投入使用。

2010年12月28日,深圳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世界之窗站通行深圳地铁2号线。

2011年8月10日,因深圳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交通管制,世界之窗站暂时封闭。

2018年4月10日,世界之窗站站厅西侧楼梯暂时封闭,西侧站厅、站台区域进行围挡施工。

车站位置

世界之窗站地处中国广东省深圳市,地处南山区深南大道世界之窗景区。车站埋置于深南大道下,呈东西走向,东接华侨城站,西接白石站,南侧为世界之窗景区,北侧为世界花园 (高层商住楼、 办公楼及宾馆)。

相邻车站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世界之窗站总建筑面积为34472.1平方米。其中北京地铁1号线车站面积为20536.0平方米;地铁2号线车站面积为2822.6平方米。地下公交接驳站面积为11113.5平方米。车站总宽度49.6米,总长度335.4米。共设置14个出入口通道、3组地面采光口、3组地面低风井和1个高风井。1号线站台宽度为12米;2号线站台宽度均为7.3米。车站高差约4米,公共区板下净高分别为6米、5.45米。站厅层吊顶高度为3.8至5米。公交接驳站与车站非付费区之间通道8米。 车站标准段车站基坑开挖深度约17米,换乘站基坑开挖深度约24米。

世界之窗站总设计客流为35888人每小时,其中1号线6100人每小时,2号线5400人每小时,1、2号线换乘客流24388人每小时。公交接驳站总设计客流为17953人每小时,其中接驳站5786人每小时,与地铁换乘设计客流为12168人每小时。

整体布局

世界之窗站是深圳地铁1号线延长线的临时终点站,也是1、2号线的换乘站。本站位于世界之窗以西,埋置于深南大道下,车站主体结构平行于深南大道。 1号线车站大致呈东西走向,2号线车站大致呈南北走向,1号线在上,2号线在下。车站共三层,其中地下一层主要由位于东部的1、2号线车站站厅和位于西部的公交接驳站两大功能分区组成。车站站厅分布有付费区 、非付费区和车站设备、管理用房以及地下商业广场 、地下过街通道。 地下二层由1号线站台层和折返线两部分组成。 地下三层为2号线站台层。世界之窗站1号线站层采用双柱三跨岛式站台形式,2号线站层采用单柱双跨侧式站台形式。

运营时间

设备设施

扫码过闸

截至2018年,世界之窗站所有闸机均可扫码过闸。

智慧卫生间

世界之窗站设置有智慧卫生间,卫生间每个隔间增加了不锈钢扶手、纸巾盒、置物架等,脚踏式冲洗阀改为感应式洁具。此外,深圳地铁为每个隔间设置了单独风口,小便斗区域和洗手台区域也增加了独立风口,加大了室内排风通风的效果。乘客可以通过手机查找卫生间的位置,还可以实时查看隔间的使用情况。

无障碍设施

交通换乘

车站建设

世界之窗站设计施工主要难点为:

1.世界之窗站周边是著名风景区,交通疏解、施工组织及管线改移等易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2.世界之窗站为一期工程的临时终点站,站内有折返线道岔区,柱网混乱,而上面公交接驳站要满足大巴始发及调头,要求柱网间距大而规整,因此给结构专业带来了转换层的难题。

3.深南大道深圳市东西向交通快速主干道,地面交通十分繁忙,要求高工程实施时 ,减少对深南大道交通的影响,同时考虑方便施工。

1.折返线大跨段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减少回填,合理利用道岔区上部空间,自然形成地下一层物业层,即公交接驳站。

2.在层高、限界要求极为严格的条件下,设计建造了大轴力转换梁,满足了建筑功能需要。

3.世界之窗站在施工中采取的超前管井降水治水原则,以及结构自防水及关键部位防水措施。解决了在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丰富的条件下,车站施工的安全以及结构渗漏水难题。

文化特色

2020年8月1日至8月28日,世界之窗站设计为几米艺术站点。“目的地美术馆”艺术巡展的第一站“几米世界”,展览期间主办方让几米笔下的人物走进地铁车厢和站厅,市民可在列车或站点打卡拍照,参与“在几米的世界遇见你”征集活动。世界之窗站艺术展点。

相关评价

世界之窗站的修建,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公交系统的“零换乘”,人们无需出站,就可以进行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换乘,大大方便人们的出行。(《四川建筑》 评)

世界之窗站的建成,是大型全地下公交站开拓性设计的典范,它成功地解决了地铁1、2号线客流换乘、地铁与西行客流的公交换乘、世界之窗景区南北方向过街人流通行、世界之窗景区地下商业综合开发,并带动了世界之窗周边物业开发,世界之窗站的成功设计与建成,是设计人员积极探索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以人为本先进设计理念的结果,为中国国内后建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铁道工程学报》 评)

参考资料

深圳有趟“艺术列车”地铁1号线三站变身幾米艺术站点_深圳新闻网.深圳新闻网.20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