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鸡》是由王景愚编剧并表演的哑剧小品。该小品于1983年2月12日在《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播出。
《吃鸡》讲述了王景愚在与一只难啃的鸡斗争过程中发生趣事的故事。该小品是在国家刚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 王景愚去到广东省吃罐焖鸡时创作出来的。《吃鸡》中王景愚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塑造了一个吃鸡人的典型人物形象。
王景愚的《吃鸡》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的第一步,也是小品发展到如今全国各地各类舞台都必备的重要一步。“文革”中,《吃鸡》受到了所谓的“笑里藏刀”的批判,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代表。
剧情简介
王景愚本来是准备好了一只烤鸡的,结果上场被姜昆吃了,于是王景愚“不得不”开始一段无实物表演。
王景愚吃鸡,他利用表情和动作表现这只鸡吃起来相当费劲,甚至利用锤子等利器来帮助自己撕扯鸡肉,对那盘鸡肉拳打脚踢,甚至大动干戈到人仰马翻的地步。
角色介绍
制作幕后
创作背景
1962年,王景愚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那时国家刚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粮食不够吃;这时王景愚被邀请到广东省去演出,吃的东西就比较多。有次王景愚吃罐焖鸡的时候,因为鸡不太烂,吃着有点费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吃鸡》就是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下创作出来的。
1962年9月30日,第三次“笑的晚会”以国庆晚会的形式播出。王景愚的《吃鸡》在这里进行了首次表演。遗憾的是,虽然他参加了彩排,但直播那天,青艺恰好要公演话剧《抓壮丁》。王景愚的角色没有B角,分身乏术,无法参加晚会。杜澎救场代他表演了这个节目。
作品花絮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的策划会开到凌晨两点,王景愚觉得《吃鸡》不伦不类,担心其艺术分量不足。于是在临近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彩排的时候,为了打消王景愚的顾虑,大家为该作品做了一番颇费心血的策划:姜昆假装排练没吃饭,上场找吃的,结果什么都没找到。之后,斯琴高娃表演“虎妞逛厂甸”,王景愚端着熏鸡过场。斯琴高娃要买,王景愚解释说鸡是演出用的道具。说完把熏鸡放在舞台的一侧。随后,刘晓庆登台为王景愚报幕。王景愚大喊一声说道具不见了,舞台另一侧姜昆正背对观众吃鸡。马季训斥王景愚,让他来个无实物表演。这样《吃鸡》得以顺利表演。
艺术鉴赏
不同于其他都需要两人以上配合才能完成的作品,《吃鸡》全程表演者只有王景愚一人,而且该表演是哑剧表演,整部作品没有一句台词,全程没有声音,完全靠王景愚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来完成。
肢体动作
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形体动作必须夸张和生动,像漫画一般富有趣味性地去呈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瞬间。陈孝英先生在《小品艺术论》中谈及王景愚与游本昌的哑剧小品,"它们以大幅度的形体夸张和生动细腻的摹仿,刻意捕捉、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有趣现象,给人以酣畅淋漓的滑稽美享受。”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王景愚表演的《吃鸡》让全国观众记忆犹新,那完全是一个无实物表演,在表演者面前没有鸡,但是表演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戏剧表演功底把人的一种欲吃不能而又欲罢不忍的焦灼与迫切感表现得恰如其分,似乎要比真实情境还要贴切。为了逗乐观众,彰显戏剧冲突。夸张化的戏剧动作既是对现实生活的临摹与加工,又是塑造典型人物加强戏剧冲突的重要手段。
表情语言
小品《吃鸡》有意对表情进行夸大,巧用丑相百出以及滑稽的姿态快速引发观众哄笑。印象最深的就是吃鸡者因为鸡太老而难以咬动的种种窘态了,刚一下口的惊奇;撕咬不动的用力;咬不下来的撕拽和最后不得不用工具的夸张。
重要演出
作品影响
小品早期发展史上,哑剧占有重要地位。起步阶段的小品是以戏剧为内核、以表演为基础的。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第一次将小品这种艺术形式展现在全国亿万观众面前。王景愚表演的小品《吃鸡》,以默剧的形式活灵活现勾勒出一个人的贪吃相,让人笑痛了肚皮。此后,小品一发不可收拾:从亮相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到活跃于全国各地各类舞台或电视的综艺节目;从最初的一台晚会只用两三个小品点缀其中,到发展成为主打必备的“台柱子”。
相关评价
“该作品表现个人想吃鸡,却没把鸡炖烂,于是为此展开了一场搏斗。那只鸡是无实物的,但需要桌、椅和一些小道具来帮助表演者,一言不发,一举一动、一个眼神都触动人的神经,使人有所悟而发笑,而叹息而思索,实在是福级的美感享受。”(来源:《幽默的艺术:相声·小品》)
“他曾创作了二十多部喜剧作品,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印象最深的还是1983年和1990年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表演的哑剧小品《吃鸡》和《举重》。精妙绝伦、惟妙惟肖的演技,带给观众欢笑,也让哑剧这种艺术形式家喻户晓。”(来源:《北京晚报 》)
“小品《吃鸡》创作于1962年,但随后被扣上了“笑里藏刀”的帽子,王景愚本人也被认为是资产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代表受到批判。寄来的信中却有不少尖锐的反对之声。一封署名“愤怒的观众”的来信称,这是“以廉价的方式来向小市民趣味讨好”,而且,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前夕,在“外宾云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播出的。”(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参考资料1983年春晚.央视网.2023-07-25
1962年笑的晚会:那年的春晚.新浪娱乐.2023-07-27
王景愚谈小品《吃鸡》:就是幽默,并无讽刺之心.中国新闻网.2023-07-27
哑剧演员王景愚不愿再谈“吃鸡”.新浪娱乐.2023-07-25
那个表演《吃鸡》的中国哑剧开创者走了.腾讯网.2023-08-07
王景愚与1983央视春晚的关系不止于《吃鸡》,他还是…….上观.2023-08-04
王景愚去世,他表演的《吃鸡》曾笑哭周恩来和陈毅.手机凤凰网.2023-08-04
当年表演哑剧《吃鸡》的王景愚去世,赵本山能上春晚多亏了他.腾讯网.2023-07-27
王景愚离去 1983年春晚《吃鸡》让哑剧家喻户晓.搜狐网.202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