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法学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英文:Peking University Law School)成立于1904年,前身为北京大学法律系,北京大学法学院是北京大学下属二级学院,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法律教育机构之一。2020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排在全球第23位,连续6年稳居大陆地区第1名。

北京大学法学院起源于北京大学法律系。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刚成立时,便开设法律学课程。随后1904年,京师大学堂首设“法律学门”。1919年,北京大学法律学门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法律系。1927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并入北京法政大学。2年后,复设北京大学法律系。1930年,改北京大学法律系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北京大学法律系并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之后在1946年,复设北京大学法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因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法学院并入北京政法学院。2年后,在政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董必武的直接指导下,复设北京大学法律系。1999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复名暨改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

截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共有在职教授45名(含院聘教授)、长聘副教授7名、副教授13名,讲师/助理教授10名,多名教师被评为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法学院拥有1个专业、国家重点学科4项、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单位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截至2022年底北京大学共有本科生6307人,硕士8880人,博士1598人。

历史沿革

北京大学法律系

建立之初

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当年即在《高等政治学》内设法律学课。1902年8月,京师大学堂《钦定学堂章程》在政治科下分政治学、法律学2个科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又将法律学列为10种专门学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将“学款移作军费,大学遂无形停办”。次年5月,各科学生相继返校,大学堂又复开学,学生百余人,其中法科不足10人。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教育总长蔡元培着手改革旧教育制度。5月,改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校,嗣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北京大学校。1913年2月,将政法科改为法科,张祥龄任学长。

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在全面改革北大旧学制的同时,对封建官僚盘踞的法科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改革过程中,蔡元培又在法科设立法律学门研究所,以黄右昌为主任。11月,北京大学法律系聘李大钊为北大图书馆主任,之后又任为教授,教《社会立法》,请周家彦、左德敏、徐崇钦、黄振声等人为法科本科教授,王彦祖、郭汝熙、朱锡龄、韩述祖等人为预科教授,废政府官吏为专任教员。同时还改定了课程。1918年由黄献声、黄右昌、梁睿、王景歧等人组成法律学门教授会,实行教授治门(系)。1919年,将法科法律学门改为法律系。1919年,北京大学法律学门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法律系。2年后,复设北京大学法律系。

混乱中前行

1927年7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决定取消北京大学,将北京的九所高校合并成立京师大学校,把北大法科合并到北京法政大学,称法科第二院。1929年8月国民政府被迫恢复国立北京大学的名称,复设北京大学法律系。

1930年,蒋梦麟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便仿照美国改革教育制度,对法科的改革主要有:改法科为法学院,以周炳琳为院长。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3系。1937年7月爆发了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北大法律系部分师生走向抗的前线和后方,还有部分师生辗转南下到昆明市,编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法律系。1938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并入西南联合大学法商学院,设法律、政治、社会、商学等系。

调整发展

1946年,复设北京大学法学院,设政治、经济、法律三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法学院并入北京政法学院。1954年,在政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法委员会主任董必武的直接指导下,复设北京大学法律系,设教研室。1963年,由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两个培养高层次法学教育、研究人才的法律系之一。

随着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和1978年改革开放全面启动,北京大学法律系继续进行发展。1978年,北京大学法律系作为首批院校招收法学硕士研究生。之后3年中,北京大学法律系先后设立了国际法专业、经济法专业、国际经济法专业。1981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在中国首批招收法学博士。1981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在中国首批招收法学博士。

1996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在中国首批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1998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取消了本科专业划分,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新型法律人才。1999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复名暨改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专治法律教育。

北京大学法学院

1999年,北京大学法律系复名暨改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专治法律教育。

2020年6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发起并加入法学教育创新联盟。17日,1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法学院)发起的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在天津大学成立。2021年7月16日,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大学法学院举行协同共建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北京大学金融法治理论和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

办学条件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教授43名,副教授35名,讲师9名、博士生导师57名;正高职称者47人、副高职称者32人、中级职称者7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计划入选者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3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3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1个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1个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1个教学实践基地。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7月,法学院有1个专业、国家重点学科4项、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单位硕士点1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

教学成果

截至202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本;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本;获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本;获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2本;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3本;获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2项;获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项14本。

截至202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市高等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国家高等教育学成果奖二等奖5项。

截至202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获得“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1次冠军、1次亚军、1次一等奖;北京大学创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1次亚军、4次冠军、1次中国区冠军;威廉•维斯(Willem C. Vis(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中荣全球32强;远东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冠军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7月,在国际交流方面,北京大学法学院与29个国家及地区的知名高校法学院合作设立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例如:法国巴黎政治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荷兰提尔堡大学。并且北京大学法学院也与世界贸易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联合国国际刑事法庭等国际组织建立了持续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北京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等18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与北京市律师协会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等2家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签订了共建协议,与北京市海淀区司法局、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等7家单位签订共建合作协议,与北京市律师协会签订了实习基地共建协议。

科学研究

科研资源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图书馆成立于1954年(前身称为法律系资料室),是新中国法律院系中最早成立的专业图书馆。截至2023年7月,法律图书馆馆舍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馆藏图书25万余册,图书以法学为主、相关学科为辅。该图书馆设有博士生和访问学者研究专席、电子资源及多媒体阅览室、小型研讨室等空间设施。读者在馆内可以免费使用查询北大法宝、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律商联讯(LexisNexis)、期刊合集(Jstor)、克鲁沃电子期刊(KluwerOnline)、海恩电子期刊(HeinOnline)等中外文法律数据库。图书馆依托于北京大学法学院雄厚的教学科研资源,自建3种特色数据库: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科研成果的数据库、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生学位论文数据库、北京大学法学讲座视频数据库。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设有研究所7个、研究中心31个、研究院4个、1个知识产权学院。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共有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3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12个、青年成果奖2个、普及读物奖1个;中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一等奖4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12个、优秀奖1个;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1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7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38个、教育部“十五”规划立项项目3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项目5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项目8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项目5个。

学术期刊

截至2023年7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共有13种期刊。

《中外法学》

《中外法学》是北京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法学学术期刊。该刊物原名《国外法学》,于1978年创刊,1989年正式更名为《中外法学》。《中外法学》采取双月刊的模式法学,包括“特稿”“专论”“视野”“学科反思”“代表作”“青年”“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等专栏。在各类评价体系中,《中外法学》的影响因子排名长期位居全国法学期刊前列。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北京大学法律杂志)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于2013年由北京大学主办,并由英国哈特出版公司(Hart Publishing Ltd)同时以纸质版(ISSN 2051-7483)和网络版(ISSN 2052-5907)在全球同步出版发行。该刊物暂定为半年刊,分别在每年6月份与12月份出版发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学者的优秀原创作品以及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者的重要原创学术作品。该刊物连续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大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各项指标名列前茅,2012年,首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的100家重点学术期刊方阵。根据“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统计,《中外法学》的影响因子已经稳居法学类核心期刊第2名,并进入全国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前20名。

《法律和社会科学》

《法律和社会科学》系法学集刊,于2005年由北京大学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主办。该刊物采取年刊或半年刊的模式发行,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和中国的原创论文。该刊物在2014年入选CSSCI来源集刊。

《金融法苑》

《金融法苑》于1998年由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发行。截至2023年7月,该刊物采取半年刊的方式发行,主要内容包括金融法理论、热点事件、立法与实务等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金融法苑》已被列为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核心刊物,并自2014年起入选CSSCI来源集刊。《金融法苑》授予“中国知网”“元照数据库”“北大法宝”“超星数字期刊”等数据库电子版权,其中包括通过北京大学金融法研究中心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对外传播。

《北大法律评论》

《北大法律评论》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刊物,创刊于1998年。该刊物采取半年刊的模式发行,主要内容包括“论文”和“评论”两大固定栏目,并视情况安排“主题研讨”“书评”“北大讲坛”等流动栏目。《北大法律评论》已成为中国法学前沿理论、重大理论难点的重要聚散地与创新平台,成为中国法律人的重要思想库之一。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评论》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和比较法专业研究生独立组织与编辑的学术辑刊,创办于2001年,采取年刊模式发行。该刊物主要内容涉及到大国际法(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和比较法研究的各个领域,形式上以论文、译文、评论、书评为主,还开辟了国际动态综述、重要文件资料、学术活动、中国实践、国际法和比较法教与学等专栏。

《法律书评》

《法律书评》由北大法学院朱苏力教授担任主编,自2003年创刊以来通过以书代刊的方式作为连续性出版物出版,每年出版一辑。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法学界的学术著作、尤其是最新的学术著作进行学术批评与讨论。《法律书评》是中国法学领域唯一专业的书评刊物。

《财税法论丛》

《财税法论丛》由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剑文教授主编,自2002年创刊发行。每年由法律出版社定期出版1-2卷。主要内容包括财税法律制度及财税法律思想。该刊物已收入中国优秀期刊电子版。

《房地产法前沿》

《房地产法前沿》于2007年由北京大学主办,每年出版一卷。主要内容包括业内专家学者对房地产法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前瞻性见第、房地产法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的优秀毕业论文,以及台湾学者和美国学者的文章。《房地产法前沿》已成为房地产法领域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

《经济法研究》

经济法研究》是由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定期出版的集刊,创刊于1999年。采取半年刊的模式发行,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学理论和经济法律制度各领域的问题。《经济法研究》已成为经济法学界交流和争鸣的重要平台,获得了各方的关注、支持和赞誉。

《刑事法判解》

《刑事法判解》于1999年开始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北京大学刑事法治研究中心主办。采取半年刊模式发行,内容主要是贴切司法实务,反映刑事司法领域的实际问题。

《刑事法评论》

《刑事法评论》由北京大学刑事法理论研究所主办,陈兴良主编,1997年开始出版,每年出版两卷。主要内容包括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刑事侦查学、犯罪学、刑事证据学、监狱法等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刑事法评论》在2008年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定为“CSSCI”来源集刊。

《行政法论丛》

《行政法论丛》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办的行政法学专业集刊,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一卷。主要包括行政法学领域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理论研究,并且该刊物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校园文化

院徽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徽的底图为北京大学标志。标志中心“北京大学”二字由三个人形图案组成,象征着学校乃育人之所。辅之以“学法”二字。圆环顶部和底部分别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英文标准名称和北京大学法学院的设立时间。

校园环境

法律图书馆

195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设立资料室,是新中国(大陆地区)法律院系中最早成立的专业图书馆,并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率先建立起电子阅览室。北京大学法律图书馆每年拥有各类读者3000余人;同时承担国家“211”工程项的图书资料保存与法律信息参考咨询服务;此外,面向北京大学法学院所属科研机构,提供文献保障和信息参考等个性化服务;北京大学法律图书馆也为社会各界提供资料查阅等法律文献服务。

自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法律图书馆成为联合国在中国的托存馆之一,全面收集联合国文件、正式出版的部分图书、期刊及非正式出版物,积极参与联合国资料托存事务。北京大学法律图书馆还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台湾地区以及国外多所大学法学院图书馆、组织和机构建立了图书期刊资料交换合作关系。

法柱广场

北京大学法学院法柱广场于2012年5月4日落成,法柱石取自昆仑山脉,由法学院80级校友李凯先生捐赠。法柱广场是法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柱”成为了北京大学法学院的标志性建筑。

北京大学法学院国双庭院(四合院)

北京大学法学院国双庭院(四合院),位于蒋家胡同3号。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燕大教授顾颉刚1929年至1936年居住于此。1934年,顾颉刚在此筹备禹贡学会,并同时编辑出版《禹贡半月刊》,日后学界将此视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端。而蒋家胡同3号的东厢房就是学会的办公地点和杂志的编辑出版地。现在,国双庭院已经成为北京大学法学院“两楼一院”布局的组成部分,北京大学法治发展研究院、学院外事办公室等均位于其中。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法学专业2023年榜单于中,北大法学院排名位居大陆地区第一名,世界排名为28位。

2020年11月,北京大学法学院获评北京大学首批5个教材建设基地之一。

2020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北大法学院法学专业以总成绩81.6分排在全球第23位,连续6年稳居大陆地区第1名。其中,北大法学院毕业生的全球雇主评价以86.1分位列全球法学专业第11名。在北京大学32个全球50强学科之中,法学作为社会科学领域排名突出的学科。

2013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在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以师资、教学、科研、生源、毕业生就业、硬件设施等方面的一流声誉位列亚洲第4,中国大陆第1,其中来自用人单位的雇主评价单项排名位列全球第9。

参考资料

发展简史.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17

北京大学法学院官网(英文版).北京大学法学院官网.2023-07-18

北京大学有几个校区?.中国教育网高考频道.2023-07-21

北大法学学位承载着什么?.北大法律人.2023-07-18

在职教师.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2

学科建设.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18

法学院.北京大学招生网.2023-07-17

北京大学.中国教育在线.2023-07-18

北京大学 2023 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校本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23-07-18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18

博士后.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学位授权点建设 年度报告.北大新闻网.2023-07-31

刘仁婧:重来一次,我还会义无反顾地成为法官.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刘砺兵: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北大法学院.2023-07-21

党委.北大法学院.2023-07-21

行政.北大法学院.2023-07-21

2020年QS世界大学法学专业榜单出炉 北大法学院连续六年稳居大陆地区第一名.北京大学新闻网.2023-07-21

法学院的故事︱以法为名,塑我丹心——记录“法塑”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17

QSWorldUniversityRankingsforLawandLegalStudies2020.QS.2023-07-29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11

招生指南.北大招生网.2023-07-19

毕业季·教师代表致辞︱何其生:法治是处理对外关系的根基.北大法律信息网.2023-07-19

学科建设.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新闻快讯|周长军院长参加法学教育创新联盟2022年年会并作主题发言.山东大学法学院.2023-07-19

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在天津大学成立.中国教育网.2023-07-11

北京金融法院与北京大学法学院建立协同共建战略合作关系.今日头条 证券时报e公司.2023-07-11

教学支撑.北京大学.2023-07-20

北大法学院民法案例研习、刑法案例研习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诊所式法律实验教学中心.北京大学.2023-07-20

北京大学涉外法治研究基地举行第一次工作会议.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法学院将教学实践基地落户京师.京师律师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北京大学研招网.2023-07-19

2023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19

北京大学法学院获评北大首批五个教材建设基地之一.中国法学创新网.2023-07-20

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郭雳.北大法学院.2023-07-20

梁根林.北京大学.2023-07-20

沈岿.北大法学院.2023-07-20

杨明.北大法学院.2023-07-20

湛中乐.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姜明安.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代表队在第十八届Willem C. Vis(East)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代表队喜获远东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冠军.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代表队荣获2018年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国赛区冠军.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创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国高校历史最佳战绩.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代表队荣获第56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国赛区冠军.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代表队荣获第61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国际赛原告书状第一名.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大法学院再创佳绩,获贸仲杯比赛冠军.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代表队获第十四届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一等奖 .北大法学院.2023-07-20

北大法学院再创佳绩,获贸仲杯比赛亚军.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国际交流项目.北京大学法学院学工网.2023-07-20

法苑·预告︱“中国法治发展与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大学法学院纪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法治研讨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合作机构概览.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17

法图·迎新篇丨法律图书馆新生读者指南.北京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2023-07-17

非虚体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虚体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9年法学院科研获奖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2年法学院科研获奖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北京大学法学院2015年科研获奖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20年科研成果.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6年法学院科研获奖情况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2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1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4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7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8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北大法学院 2009 年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0年北京大学法学院科研立项情况一览表.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1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3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5年科研立项情况一览表.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基金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05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2023-07-20

2003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2年科研项目立项情况.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7年科研立项情况一览表.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8年科研立项情况一览表.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司法部项目立项.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八五”项目(1991-1995).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七五”项目.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项目(1996-2000).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0

学术期刊.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本刊简介.北大法宝.2023-07-21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法律和社会科学.北京大学法学院 .2023-07-21

金融法苑.北大法学院.2023-07-21

历史与现状.北京大学.2023-07-21

北京大学期刊网.北京大学.2023-07-21

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北大法宝.2023-07-21

《法律书评》简介.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财税法论丛.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房地产法前沿.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经济法研究.北大法学院.2023-07-21

刑事法判解.北大法学院.2023-07-21

刑事法评论.北大法学院.2023-07-21

行政法论丛.北大法学院.2023-07-21

“五院四系”校徽、院徽大盘点,你最pick哪个?.光石法学苑.2023-07-18

工会.北大法学院.2023-07-21

魏振瀛教授讣告.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31

北京大学法学院代表团来我校参观考察.郑州大学.2023-07-31

法学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潘剑锋同志任党委书记.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法学院新一届党委正式产生.北大法学院.2023-07-21

按照音序检索.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朱苏力.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3-07-21

【人事要闻】北京大学法学院领导班子换届.中国法学创新网.2023-07-21

北大法学院新一届行政班子宣布会成功召开.中国法学会.2023-07-21

郭雳担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上海法制报.2023-07-21

法学院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北大法学院.2023-07-21

张晟:先立志后践行.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蔡锋:回到家乡,扎根基层的海南农垦人.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润泽万物熠熠生辉 ——记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分会副会长于泽辉.北大法学院.2023-07-21

王婧:心怀热爱,拥抱自然——世界都与我有关.北大法学院.2023-07-21

李晟:谦逊与张扬:在自由广博中承袭北大学风.北京大学法学院.2023-07-21

黄秀梅:助力法律援助事业.北大法学院.2023-07-21

王后海:律师的哲思生活.北大法学院.2023-07-21

潜心问学,匠心育人 ——访北大法学院1997级博士后张红.北大法学院.2023-07-21

贺芳:微笑着,过生活.北大法学院.2023-07-21

Law & Legal Studies.QS.2023-07-29

法苑·动态︱2023年QS世界大学法学专业榜单出炉 北大法学院位列我国大陆地区第一名 .北京大学法学院 .2023-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