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自然史博物馆(英文:Natural History Museum),位于伦敦市中心西南部、海德公园旁边的南肯辛顿区,博物馆整体是维多利亚式的建筑,总建筑面积约为4万多平方米,是一个专门从事分类学、鉴定和保护的研究中心。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原为大英博物馆的一部分,1881年由总馆分出,1963年正式独立。博物馆拥有现代生命科学陈列厅、古生物化石标本陈列厅、现代动物陈列厅等20多个大陈列厅。博物馆拥有着8000万件藏品,其中植物学藏品约600万个,动物标本约2900万件,古生物化石标本约700万件,昆虫标本约3400万件,矿物标本约50万件。博物馆图书馆馆藏超过100万件藏品,其中包括近40万本书、2.2万种正在出版的期刊、35万件艺术品和超过10万件编目档案物品。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有着“自然大教堂”之称,是欧洲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馆,是世界著名研究中心,也是世界第二大昆虫标本藏馆。是不收取门票的国家级博物馆,也是一个由文化媒体和体育部所资助的免税慈善机构。
历史沿革
大英博物馆时期
1753年,大英博物馆建立,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在当时是其的一部分。1753年,大英博物馆最早的捐赠者汉斯·斯隆去世,并将自己收藏的7万余件收藏品尽数捐献给国家,成为了大英博物馆以及后来自然史博物馆的基础。1754年,蒙塔古公爵的私宅作为大英博物馆的初步选址。1759年,大英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1825年,大英博物馆开始收藏来自两河流域的各类文物。19世纪中旬,大英博物馆获得了中东出土的文物。19世纪五十年代,欧文想要展示博物馆所有展品的想法受到了一些批评,虽然遭到反对,但最终他赢下了这场决斗。1856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担任大英博物馆自然历史部分的负责人,同年,理查德·欧文说服了大英博物馆的理事们另建一座自然历史领域的分馆。1864年,建筑师弗朗西斯·福克 (Francis Fowke) 赢得了自然史博物馆的设计竞赛。1880年,自然史博物馆建造完成,大英博物馆将自然历史类藏品转移至位于南肯辛顿区,由艾尔弗雷德·沃特豪斯设计竣工的新馆。1881年,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从不列颠博物馆,也就是现在的大英博物馆分离出来。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独立时期
1905年,梁龙属化石Dippy被捐赠给博物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被要求协助军队,包括提供科学专业知识、促进公共教育、提供民事服务、建立战时农场等。1937年,沃尔特·罗斯柴尔德将他在特灵建立的博物馆捐献给伦敦自然史博物馆。1939年,为了防止馆内藏品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博物馆将藏品转移向伦敦西北部特灵(Tring)分馆,博物馆被迫闭馆。1940年9月至1941年4月,博物馆在几次空袭中遭到严重损坏。1963年,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正式独立。1985年,自然史博物馆合并了临近的地质学博物馆。1986年,博物馆吸收了地质学博物馆的3万多种矿物收藏。1989年,印象画廊建立开业,连接了自然史博物馆和地质学博物馆两个建筑。1992年,博物馆正式命名为自然博物馆。2002年,博物馆查尔斯·达尔文中心一期工程完成,为保持在酒精中的2200余件藏品提供了一个空间。2006年,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和英国广播公司野生生物杂志合办了2006年度野生动植物年度图片。2009年,博物馆二期工程完成,开放了茧状的达尔文中心。2017年,自然史博物馆的达尔文中心重新布置装修,梁龙属化石Dippy离开博物馆,化石将被拆解然后在英国巡回演出。
方位布局
建筑设计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于1863年开始进行设计建造,最初的建筑师人选为伦敦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的设计师弗朗西斯·福克,博物馆的设计偏向文艺复兴风格。在1955年福克意外去世之后,博物馆的建造工作由当时默默无闻的年轻建筑师艾尔弗雷德·沃特豪斯接手,博物馆的设计风格也改为罗马风格。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中央大厅顶部由162块绘制有各种植物的精美面板组成,共分为18组图形,颜色越绚丽的面板越接近屋顶中轴线部分,建筑整体如教堂般恢弘。沃特豪斯在整个博物馆建筑中使用了赤土,这种材料更能抵抗维多利亚时代伦敦的恶劣气候,他还在整个建筑中设计了一系列的动植物装饰品、雕像和浮雕,西翼和东翼墙砖分别饰有现存物种和灭绝物种的浮雕图案。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演变过程中,博物馆与英国地质博物馆之间修建了一座印象画廊,用来连接两座建筑。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达尔文中心采用独特的茧式结构,展示了博物馆重要的植物和昆虫标本收藏,并配备了供200多名科学家使用的先进研究设施。达尔文中心采用钢梁、反光玻璃、白色碳酸钙地板和弯曲混凝土墙,营造出明亮而现代的活动环境,庭院内设有额外的中庭空间,也用于举办晚宴、酒会或产品发布会。达尔文中心的庭院环境优美,可供休闲。
馆内布局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大约有20间大陈列厅,涉及古生物、矿物、植物、动物、生态和 人类等六个方面。从博物馆的正门进入是一个宽敞、空旷的中央大厅,主要介绍进化论和人类学知识,属于现代生命科学陈列厅,在大厅的两侧布满了罗马式的拱门和廊柱构成的走廊。博物馆展区从左至右被分为四种颜色区域,博物馆外围是橙色区域,可以观摩科学家工作,包含达尔文中心、野生动植物园及野生动植物精选区;蓝区的展览涉及恐龙、海洋无脊椎动物、鱼和两栖爬行纲、哺乳类动物等展厅;绿区拥有Hintze Hall(原中央大厅)、鸟、爬虫动物、矿物、海洋爬行动物化石等众多主题展;红区坐拥地球馆、地球的金库、火山与地震、不灭的印象等专题展。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共有三层,一层左派各陈列厅主要展示现代动物,包括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及海洋无颈椎动物;一层右翼各陈列厅主要展示古生物化石标本,包括鱼龙目、翼龙、蛇颈龙目、霸王龙、新颌龙等。博物馆二层左翼主要展示哺乳动物,包括非洲热带草原动物及澳大利亚有袋动物等;二层右翼主要展示矿物、岩石、宝石,大理石并设有专室陈列石陨石。博物馆三层主要展示现代植物和化石植物的陈列。
展览陈列
常设陈列
蓝色展区
恐龙展厅
恐龙展厅在一楼的蓝色区域,紧挨着辛慈音乐厅,馆内收藏有源自查尔斯·达尔文和欧文的海量恐龙骨骼化石,如侏罗纪晚期的剑龙属、三叠纪出现的蛇颈龙、中生代末期的霸王龙和三角龙属、有着17米翼展的翼龙以及体型最小的新颌龙。恐龙展厅除了展示静态的骨骼化石外,还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复原了恐龙生存、演变的全过程,如各类恐龙影像和机械恐龙等。恐龙展厅代表展品有禽龙骨架、霸王龙骨架、三角龙颅骨等。
哺乳动物展厅
哺乳动物展在博物馆的蓝色区域,可以探索丰富多样的哺乳动物,看到灭绝动物的化石和骨骼以及它们活着的亲戚的标本,看到独特的鸭嘴兽,观摩马的解剖结构。哺乳动物展代表展品有古代哺乳动物的前身狗牙根(Cynognathus)化石、来自澳大利亚已经灭绝的双齿龙化石、有袋类哺乳动物和没有牙齿的哺乳动物标本等。
海洋无脊椎动物展厅
海洋无脊椎动物展在博物馆的蓝色区域,可以观赏海星纲、珊瑚和软体动物门的生活,也可以探索吸血乌贼的深海秘密和长须鲸蛔虫病的食性。海洋无脊椎动物展代表展品有大蛤蜊、女王海螺等美丽的贝壳、与蜘蛛有血缘的螃蟹、曾作为货币的贝壳、被称为蛇臂和蓝星的深海生物等。
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展厅
鱼类和两栖动物展在博物馆的蓝色区域,可以观赏到一些海洋中的奇妙物种,展厅代表展品有海中繁殖的淡水物种、呼吸空气的沼泽生物、长有吸盘状嘴巴的七鳃鳗科以及鲨鱼一些寻常的胚胎和卵等。
绿色展区
鸟类展厅
鸟类展厅在博物馆的绿色区域,展厅负责鸟类濒危物种到英国本土当代品种的保护工作,在这里可以欣赏鸟类的油画还有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的鸟类解剖标本。鸟类展厅代表展品有已经灭亡数十亿年的旅鸽标本、约翰·奥杜邦标志性的珍贵书籍《美洲之鸟》中的装裱版画、一副已经灭亡的大海雀的油画。
矿物展厅
矿物展厅在博物馆的绿色区域,展厅有着1881年博物馆的风貌,矿物画廊里有着原始红橡木陈列柜,可以观赏到美丽的宝石和原始矿物,可以观赏它们的颜色、纹理和形状,并了解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矿物展厅代表展品有汉斯·斯隆爵士收藏的珍品、一颗1783年坠落在阿根廷的635公斤重的铁石陨石、一颗重达9381克拉的蓝色托帕石、还有一面展示更多陨石标本的墙等展品。
红色展区
地球宝库展厅
矿物展厅在博物馆的红色区域,主要展出从地球宝库中发现矿物、宝石和岩石等,包括金块、岩石、各种稀有金属等,可以了解到钻石是如何形成以及切割的,并研究皇家宝石间的联系。库厅代表展品有彩虹宝石、黑暗中发光的矿物、稀有铂金、黄金、钻石、蓝宝石、红宝石和祖母绿宝石标本等。
人类演化展厅
人类演化展厅在博物馆的红色区域,展厅主要展示了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的过程,可以看到塑造现代人类身体特征、饮食、生活方式和环境等的方面的逐步演变。人类演化展厅代表展品有350万年前的拉托利犬科化石、成年尼安德特人的颅骨、42万年前的克拉克顿矛、塑造成杯子的人类头骨、尼安德特人的早期智人模型等。
橙色展区
达尔文工作中心
达尔文工作中心在博物馆的橙色区域,参观者可以看到动植物标本,以及科学家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展厅内收藏了超过2300万个保持在酒精内的标本,其中包括1700万件昆虫标本和300万件植物标本,甚至可以看到一些烈酒的收藏。
阿滕伯勒工作室
阿滕伯勒工作室在博物馆的室内橙色区域,是博物馆宣传科学教育和保护工作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多媒体景点,会定期播放博物馆庞大的电影档案中的历史电影和纪录片。
临时展览
神奇动物在哪里:自然界的奇迹
“神奇动物在哪里:自然界的奇迹”展览于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8月在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由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携手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华纳兄弟娱乐公司打造,主题是2001年著名作家JK罗琳所著的《神奇动物在哪里》小说。展览可以欣赏到嗅嗅、两脚蛇、皇带鱼、隐身兽、喷火龙、独角兽和人鱼等一系列来自“魔法世界”的动物。
侏罗纪海洋:深海怪物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巡回展览《侏罗纪海洋:深海怪物》于2022年2月25日至2022年9月5日在美国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了侏罗纪海洋的掠食者在其自然栖息地的情况,并讲述它们如何适应生存的故事。展览利用了3D打印物体、人造皮肤和互动元素等,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泰坦巨龙:最大恐龙的生活
“泰坦巨龙:最大恐龙的生活”展览于2023年3月31日至2024年1月7日在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举行。本次展览是欧洲地区首次展出完整的巴塔哥巨龙属骨架模型,游客在参加展览的过程中可以欣赏白垩纪植物和动物的美丽插图,了解泰坦巨龙的生活,尝试处理标本和探索互动,并了解如此巨大的生物如何在地球上生存和繁衍。
部分重要馆藏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内约有8000万件藏品,收藏有3400万种昆虫和蛛形纲动物标本,2900万件动物标本,700万种古生物标本,600万个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和粘菌标本,50万种矿物类标本。其中博物馆著名的藏品有斯隆的树棉标本、查尔斯·达尔文的鸽子标本、大齿锯标本、梁龙属模型(Dippy)、蓝鲸骨骼标本、巨型鱿鱼标本、巨杉年轮标本·、德里紫蓝宝石、双性蝴蝶标本、大猩猩属盖伊标本等。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历史收藏品,诸如,斯隆植物标本室收藏的120000个植物标本,班克斯遗留的植物收藏品以及4000多种昆虫和其他标本,乔治·克利福德植物标本馆收藏的3641件植物标本,保罗·赫尔曼植物标本馆收藏的1675件植物和图画标本,约翰·克莱顿植物标本馆收藏的700件植物标本等。
斯隆的树棉标本
斯隆的树棉标本存放在博物馆的斯隆植物标本室。该标本被收录在卡尔?冯?林奈1753年出版的《植物物种》中 。
达尔文的鸽子标本
达尔文的一部分鸽子标本存放在博物馆的珍宝画廊中。达尔文饲养鸽子进行实验,通过人类选择的鸟类杂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收集了宝贵的证据。达尔文于1867年向博物馆捐赠了哥伦比亚利维亚的岩鸠。
大齿锯鳐标本
大齿锯鳐标本安放于达尔文中心,该标本是150年前在菲律宾采集的。锯鳐科是一种体型巨大的鳐鱼,有着长长的电锯般的鼻子,称为喙,鼻子上排列着锋利的牙齿,是用来杀死猎物的。它们是所有鳐总目中最濒临灭绝的,目前的五种锯鳐都面临灭绝的威胁。
梁龙模型(Dippy)
梁龙模型(Dippy)最初被安放在中央大厅,2017年,迪皮暂时离开博物馆,开始在英国各地巡展。迪皮是一具长约23米,由356块骨头组成,采用没药树脱模工艺制作的仿真梁龙骨骼模型,是世界上第一具公开展示的蜥脚下目完整装架,也是博物馆的前任镇馆之宝。梁龙生活侏罗纪晚期,也就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等地。1905年,Dippy由工业家安德鲁·卡耐基捐赠给大英博物馆,后存于自然史博物馆。
蓝鲸骨骼标本
巨型蓝鲸骨骼标本悬挂在中央大厅的穹隆下,位于博物馆的绿色区域,名为“希望”。蓝鲸标本长约25.2米,重达10吨,是1927年搁浅在爱尔兰海岸的母鲸制成,由工业家安德鲁·卡内基赠予大英博物馆,是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巨型鱿鱼
巨型鱿鱼标本位于博物馆橙色区域的达尔文中心。巨型鱿鱼是一种罕见的海洋生物,博物馆在2004年收到了几乎完整的标本,是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深海220米处捕获的。大鱿鱼标本长约8.62米,有着一对长约0.25米的巨眼,8条粗壮的腕臂,外加两条超长的捕食触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鱿鱼。大多数其余已知的巨型鱿鱼遗骸多是被冲到海岸上或是在抹香鲸胃中发现的碎片,但博物馆的巨型鱿鱼标本却是在被拖网渔船捕获后就被冻结了。这也为鱿鱼脱氧核糖核酸样本的采集提供了可能,借由这些采集的DNA,在2013年协助证明了巨型鱿鱼只有一种。
巨杉年轮标本·
巨杉年轮标本摆放在博物馆中央大厅的顶层。标本由博物馆在1892年从美国购入,这种巨树最高可以存活3500年,树干直径可达达到17米,只生长在美国加州内的华达山脉区域。巨杉年轮标本直径5米、厚1.7米,上面大约有着1335圈年轮记载了这颗巨杉的生命历程。
德里紫蓝宝石
德里紫蓝宝石位于博物馆的公共矿石馆,是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很有名气的收藏品,它被镶嵌在一枚普通的银戒指上,有着被诅咒的宝石之称,它也与“希望蓝钻石”“光明之山”并称为世界三大传奇宝石。
双性蝴蝶标本
双性蝴蝶标本存放在博物馆的鳞翅目昆虫标本库中。这只美凤蝶标本一半是雄性一半是雌性,同时拥有雌雄各一半的生殖器官,这种奇特现象被称作“雌雄嵌性”。
大猩猩盖伊标本
大猩猩盖伊标本位于珍宝画廊的右侧入口处,中央大厅的楼梯顶部。盖伊是一只西非低地大猩猩,它曾是1946-1978年间伦敦动物园最受欢迎的动物。
学术研究
学术成果
出版物
《大自然的艺术》
《大自然的艺术》作者是朱迪丝.马吉,任职于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书内集中展示出梅里安、巴特拉姆、埃雷特、约翰·奥杜邦、古尔德等博物馆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品,内含博物馆珍藏的200多幅精美画作。《大自然的艺术》以人类对地球的探索为指引,以自然史中的探索和发现为主题,描绘了博物馆的发展轨迹。
《博学家的传世著作》
《博学家的传世著作》作者是朱迪丝.马吉,该书有“伦敦自然博物馆的博物志典藏”之称。《博学家的传世著作》中收录了有关贝壳和昆虫的鲜为人知的著作,包括一些同类别作品中的创世之作,诸如木刻画、雕刻铜版画、手绘彩色装饰画等艺术作品。这些作品是自然世界知识体系的相关部分,向读者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
科研机构
分子实验室
分子实验室有着分子生物学专家团队,为博物馆的所有部门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分子实验室提供定制测序服务,从提取到序列分析,为各种样品类型和来源的分子诊断和表征提供支持,也参与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 的提取测序工作。
矿石矿物学实验室
艾伦·克里德尔 (Alan Criddle) 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建立了该实验室。最初,它只有一台配备线干涉滤光片的显微镜。博物馆于20 世纪 90 年代购买了一台带有光栅单色仪的仪器,并于 2006 年购买了一台二极管阵列光谱仪,用这些仪器收集120多种新矿物的光学数据。实验室旨在对矿石矿物的定性和定量特性进行研究。
科研项目
达尔文生命之树项目旨在对所有66,000多个已描述的英国物种的脱氧核糖核酸 条形码和完整基因组进行测序,涵盖了列颠群岛内所有动物、植物和真菌的完整基因组。达尔文生命之树项目由威康桑格研究所牵头,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英国海洋学生物学协会、剑桥大学等机构参与合作。达尔文生命之树项目于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开始试点,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为项目提供了10000个物种的DNA条形码。
科学研讨会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的科学部门为博物馆内外的研究界和藏品管理定期举办专家研讨会,博物馆会提供专家意见、协作商谈和讨论机会。博物馆的地球和生命科学部门以及核心研究实验室也会定期组织部门研讨会,由受邀演讲者展示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博物馆年度也会召开科学讲座,如地球视角讲座、查尔斯·达尔文诞辰(二月)、青年系统学家论坛、年度学生会议和萨克雷讲座等。
学术交流
2012年12月1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Robin Cocks博士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展了有关“用多学科方法探索亚洲古生代古地理”的学术报告,报告会讲述了用构造地质学,古地磁学及古生物地理学等多学科方法揭示中国华南及华北板块在古生代全球框架下的古地理变迁过程。
2019年9月18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与中国云南省博物馆展开学术交流活动。英国自然史博物馆对外合作执行总监克莱尔·马特森女士(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开展了《未来时代下的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主题讲座,介绍了英国自然史博物馆在历史、当今及未来社会的角色。中英博物馆双方分别探讨与交流了博物馆管理与发展的各项问题,分享了彼此的成功经验。
文化活动
文创设计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分为恐龙玩具、定制艺术壁画、图书、服饰与饰品、家具及文具等类别。代表的文创产品有霸王龙毛绒玩具背包、侏罗纪世界大型霸王龙毛绒玩具、侏罗纪世界闪光投影手表、美国火焰鸟无框印刷品、雪豹世界壁画、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作品集 (32)、乐高侏罗纪世界(76949)、儿童霸王龙服饰、侏罗纪公园灯、威廉·史密斯地质图洗漱包等。
社教活动
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对于少年儿童的参观者会推荐《自然之路》等有价值的辅助读物,此外还举办了儿童《自然历史俱乐部》,这是爱好自然历史的孩子可以自愿选择参加的校外活动组织,参加俱乐部的儿童需按计划完成野外及室内作业。针对十三岁以上的学生,博物馆提供陈列内容,由馆方教师引导,由相关的生物或地质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
自1965年开始,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每年都颁发“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奖”,用以表彰世界上最好的自然摄影作品。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是博物馆的一项重要公益赛事,已举办了53届,因为在世界上的规模和影响力,也被称为野生动物摄影界的“奥斯卡”。
2015年,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为7-11岁孩子们推出了一个名为“在博物馆和恐龙睡一晚”(Dino Snores for Kids)的教育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天黑后探索博物馆,可以在画廊中夜营,可以穿着恐龙T恤与长颈鹿和蓝鲸一起过夜,在第二天十点博物馆对外开放前还有早餐为孩子们提供。
自2015年开始,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通过数据门户网站提供了493万份在线标本,开始逐步将该馆所藏的8000万件藏品数字化,打造数字化共享标本。博物馆将创造可供全世界查询的网络虚拟自然博物馆,开放源代码,共享包含近200万物种数据、数据量可达10亿的数据库,成为博物馆新的特色,推动了推动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药物发现等方面的发展,间接产生2500篇科研论文。
重要事件
1859年,理查德·欧文绘制了名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构想”的粗略建筑平面图,为博物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1914年,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为支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将博物馆部分花园改建成为土地和农场。
1995年7月10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野生动物花园正式对外开放。
2006 年,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图书馆和档案馆成为生物多样性遗产图书馆 (BHL) 的创始成员。
2007年7月21日,《哈利·波特7》正式发行,作者罗琳在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举行该系列小说完结篇的新书阅读和签名活动。
2009年,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在中国首次展出“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年赛”。
2014年,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为背景的电影《帕丁顿熊》在英国首映。
2015年,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为背景的电影《木星上行》正式上映。
2017年10月7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门前发生汽车撞人事件,造成多人受伤。
2019年12月2日,奥斯卡金像奖获奖作曲家汉斯·齐默出席了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和BBC工作室联合举办的“晚宴”活动“七个世界,一个星球”。
2020年5月26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推出3D虚拟游览技术。
2021年10月25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与纽约时报气候中心,在COP26 会议期间为自然发声。
2022年5月20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将与雷丁大学合作开设重要的新研究中心。
2023年3月31日,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首次展出完整的巴塔哥巨龙属骨架模型。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及公共假日10:00-17:00(最后入场时间为16:00)开放,12月24日至26日闭馆。
参考资料Natural History Museum scraps £9 fee.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uknews/1331446/Natural-History-Museum-scraps-9-fee.html.2023-06-24
周末博物馆|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世界知识画报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4
云游学丨追溯生物起源 感受百态万物 自然历史博物馆.大连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2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发布全新生物多样性评估指标数据探索工具.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8
“科技创新与自然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中国科技网.2023-06-24
盘点英国最受欢迎的10个博物馆.中华网.2023-06-28
Tring.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5-05-31
Natural History Museum.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6-24
Governance.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6-24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概况.湖南省博物馆.2023-06-24
Collection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2
The Library and Archives collection.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4
自然历史博物馆:万物殿堂.今日头条.2023-06-26
【史海钩沉】1759·1·15 ▏▏大英博物馆正式开馆.江苏省科协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6
Indexing Earth's wonders: a history of the Museum.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6
History and architecture.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2
大英自然历史博物馆 | 博物馆巡礼.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处微信公众平台.2023-06-27
Hans Sloane: physician, collector and botanist.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5
大英博物馆的发家史.中国青年网.2023-07-25
The Museum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World War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2
Geological and British Museums.HANSARD 1803–2005 .2023-06-27
世界“博物馆奇妙之夜”:用生命的形式保存时光.潇湘晨报数字报.2023-07-03
BBC评出2006年度野生动物最佳图片.中国日报网.2023-07-03
Dippy Returns: The Nation's Favourite Dinosaur.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6-27
Dippy the Diplodocus bids farewell to his public at 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UK NEWS WEBSITE OF THE YEAR.2023-06-27
Darwin Centre and courtyard.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5
第一场亲子旅行 一定要从这个国家开始.网易新闻.2023-06-27
Dinosaurs.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6-28
Mammal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Marine Invertebrate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Fishes, Amphibians and Reptile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Bird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Mineral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Earth' s Treasury.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Human Evolution.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Darwin Centre.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3
Explore the Museum.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7-02
独角兽、隐身兽……伦敦这家博物馆打造神奇动物展.光明网.2023-07-02
神奇动物在这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魔法生物”出没.环球网.2023-07-02
NaturalHistoryMuseumLondontouringexhibitionJurassicOceans:MonstersoftheDeepopensattheFieldMuseuminChicago.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8
Jurassic Oceans: Monsters of the Deep.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2
Accessible Morning Visits to Titanosaur: Life as the Biggest Dinosaur.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8
Service unavailable.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7-03
Joseph Banks: scientist, explorer and botanist.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30
John Clayton herbarium.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31
Paul Hermann herbarium.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31
George Clifford herbarium.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31
Museum highlights: Charles Darwin.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30
Charles Darwin: history's most famous biologist.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30
14 highlights from the spirit collection.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9
Mammals (blue whale model).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6-29
Behind the Scenes Tour: Spirit Collection.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02
Giant squid: from the deep sea to display.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6-29
《科学24小时》 | 宝石奇闻.浙江省科技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2
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双性蝴蝶 雌雄特征各半.科学网.2023-07-30
英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展示地球过去最为奇特的生物标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3-07-30
Twelve highlights of the Treasures gallery.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30
《大自然的艺术》汇集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珍藏的200多幅精美画作.新华书店王府井书店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3
心至荐读 | 乐享博学 致知求真.武汉理工大学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3
Molecular laboratorie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4
Ore mineralogy laboratory.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4
Darwin Tree of Life project.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4
Science seminar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4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RobinCocks博士在我所作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官网.2023-07-02
『学术』对话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2
Dinosaur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3
英国自然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国家自然博物馆官网.2023-07-03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年度国际野生动物摄影作品.洛阳市文物局.2023-07-03
夜游博物馆,会不会好玩?.第一财经YiMagazine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Dino Snores for Kids.NATURAL HISTORY MUSEUM.2023-07-03
馆译资讯 |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藏品数字化项目经济效益可观.湖南博物馆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5·18】英国自然史博物馆:文博数字化赋能科研与教育.文化产业周刊微信公众平台.2023-07-07
A history of the Museum grounds and Wildlife Garden.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6
History of the Library and Archive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4
《哈利·波特》完结篇全球首发.洛阳日报.2023-07-29
电影推荐——帕丁顿熊2.泰山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7-25
Testimonials.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9
Jupiter Ascending.Box Office Mojo .2023-07-29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门前发生汽车撞人事件(图).人民网.2023-07-03
LegendarycomposerHansZimmerattendsNaturalHistoryMuseumandBBCStudiosjoint‘Lates’event'SevenWorlds,OnePlanet’.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3
Natural History Museum Launches 3D Virtual Tour Technology.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3
NaturalHistoryMuseumCollaboratingwithTheNewYorkTimesClimateHubandVoiceforNatureatCOP26.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3
Natural History Museum to open major new research centre with the University of Reading.Natural History Museum .2023-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