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Smart Agriculture)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植物生产类,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于2020年设立。

智慧农业专业致力于培养服务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战略需求,能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工程装备技术、现代经营管理知识与农学有机融合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毕业生可在国内大型农场、现代涉农企业、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现代农业科研部门从事作物精细智能管理、智慧植保方案制定与实施、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农机装备智能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发展

2003年,在国家农业部科技司的推动下,开始进行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探索,进一步推进了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2008年,中国工程院启动了“数字农业与智慧农业”战略咨询研究,探讨数字农业领域的前沿科技和未来发展方向。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依据“互联网+”战略提出了“智慧农业”概念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硬件+软件+服务”的发展模式,使智慧农业成为农业信息化的集中表现,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意见》,提出了“农业大数据+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和政策导向。

2020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华中农业大学申报的智慧农业专业审批通过,属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专业代码090112T,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

2021年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3所高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

2021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3所高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

2022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组织全国新农科建设中心制定了《新农科人才培养引导性专业指南》,在智慧农业领域设置智慧农业专业。

2023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9所高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

2024年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15所高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

202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智慧农业专业仍属于应用生物科学专业,新增12所高校开设智慧农业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按教育部“新农科”建设理念为指导,培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理想信念坚定,具有三农情怀、人文素养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掌握农学、生命科学、生物信息学、农业机械与智能装备、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现代农业管理等学科基本知识的,能够胜任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产业规划、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复合交叉型农业科技人才的专业。主要目的是服务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学生需要学习农学、植物学、兽医学、畜牧学、农业经济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的专门知识,并熟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了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型农产品。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求整合多学科知识,提供适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知识要求

具有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能熟练地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阅读专业文献,熟悉计算机操作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文学、历史、哲学、伦理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美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通识性知识。具有较高水平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初步的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和掌握与学科和专业相关的产业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前沿、发展趋势,掌握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实验技能。

课程体系

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大类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三类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外语、数理化、思政课程外,还包含学术与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是指植物生产专业学生须全部或大部分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宽口径培养建立公共专业基础课平台。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植物生产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实验、教学实、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不低于总学时(或学分)的30%。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完成专业学习的必要环节。选题应立足于本专业学术研究的前沿或与产业密切相关的领域。学生对选题的目的和相关研究进展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明确选题的意义,开展选题研究或调研后能获得完整的实验结果或调研数据,预期在理论、方法或技术上有一定的创新或改进。学生申报相关选题后,应当与指导教师沟通与讨论,经指导老师审定和同意方可正式立项。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继续深造,研究生考研方向有木质纤维素降解与转化、新型肥料创制与高效施肥、养分综合管理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大型农场、现代涉农企业、政府农业管理部门、现代农业科研部门从事作物精细智能管理、智慧植保方案制定与实施、农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农机装备智能管理与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也可报考铁路公安局、海关、国家统计局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须有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培养单位每个专业应拥有2—3名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带头人,承担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不少于12人,生师比不高于18:1,承担专业主要课程的任课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应不低于80%,其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30%,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不低于50%。专任教师队伍不包括承担该专业思政、外语、体育、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公共课程教学的教师。

教学条件

拥有“有机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及实习基地建设”的省级科研平台1个,“植物生理生态”科研平台1个,“园林设计实验室”实践教学平台1个,“园艺”实践教学平台1个,以及“园林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同时设有作物栽培实验室、作物育种实验室、组织培养实验室、植物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植物病理实验室、园林设计施工实验室、园林花卉实验室、蔬菜实验室、气象实验室、农业昆虫实验室、农业化学实验室、果蔬实验室等21个专业及专业基础实验室与总面积20公顷的实习农场与实习园艺场。实验仪器超过10万元以上的教学仪器有23件,实验仪器总量1558台(件),总价值为1240万元。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A的学校共有1所,评级A及以上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5中国大学智慧农业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8所,A++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5中国大学智慧农业专业排名(应用型),A+及以上档次的学排名依次为: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智慧农业专业排名(应用型)

中国科学教育评价网2025-2026年智慧农业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2所,等级5★及以上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2025-2026年智慧农业专业排名等级5★及以上的学校名单

参考资料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4-01-25

智慧农业.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5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5-06-16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5-06-16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网站.2025-06-16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农科人才培养.教育部网站.2025-06-16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网站.2025-06-16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教育部网站.2025-06-16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的通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教育部网站.2025-06-16

现代农学院智慧农业专业.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2023-05-05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册).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6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6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2023-05-16

学院实验室.吉林农业科技大学.2023-05-05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2025-06-16

校友会2025中国大学智慧农业专业排名(研究型),河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第一 .艾瑞深.2025-06-16

2025-2026年智慧农业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