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西省宜春市下辖县。位于江西省西部偏北边陲,地处武功山以北,宜春市中西部,东邻上高县、宜丰县,南接袁州区,西邻湖南省浏阳市,北毗铜鼓县。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2千米,总面积1718平方千米。2021 年末,万载县户籍人口 580282 人。地区人口,以汉族为主。:1609
万载县地处蜀江上游,地势北部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渐次倾斜。主要山脉有蒙山山脉,九岭山余脉,主要山峰有峰顶山和仙姑栋。:1610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平均227-257天。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年),设县自此开始。:1609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万载县仍隶袁州府。清沿明制。1912年,万载县属江西军政府管辖。1968年2月,属宜春市地区。截至2023年,万载县辖9个镇、7个乡和1街道,县人民政府驻康乐街道沿河西路262号。
2021年,万载县实现生产总值240.46亿元,增长9.1%;财政总收入32.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6.89亿元,增长17.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040元、15472元。境内有AAAA级旅游景区2个、AAA级旅游景区4个;全年接待游客1480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3%。荣获“中国绿色名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
名称来历
五代十国吴天年间(904~908年),析高安市的万载乡设万载场,属洪州;吴顺义元年(921年),析高安县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场设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场的“万载”二字为县名。:1609
历史沿革
古代
秦时,属九江郡。:1609
西汉末年,属九江郡多聚县地。:1609
东汉中平年间(184~189年),析建城县一部分地设上蔡县,属上蔡县地。:1609
三国吴黄武年间(222~229年),上蔡县划出部分域地设阳乐县,县治罗城,设县自此开始。:1609
隋开皇九年(589年),康乐县并入建城县,属洪州;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复郡,仍属豫章郡建城县。:1609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郡设靖州,复设阳乐县,县治由罗城迁至龙山下(今康乐街道);七年(624年),州名更迭,初为米州,后改筠州,阳乐县隶属筠州;八年(625年),阳乐县并入高安县,属洪州。:1609
五代十国吴天祐年间(904~908年),析高安县的万载乡设万载场,属洪州;吴顺义元年(921年),析高安县进城、康乐、高侯、万载四场设万载县,仍属洪州,取万载场的“万载”二字为县名;南唐保大八年(950年),属筠州。:1609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万载县划归宜春市;宣和三年(1121年),万载县更名建城县,仍属袁州。:1609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名万载县,隶属未变。:1609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属袁州路,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1609
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路为府,万载县仍隶袁州府。
清沿明制。:1609
近代
1912年,万载县属江西军政府管辖。:1609
1914年,全省划为四道,万载县属庐陵道。
1926年,废道,各县直属省管辖。
1930年,成立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属湘鄂赣省。:1609
1932年,划全省为13行政区,万载县属第八行政区管辖。
1935年,缩改全省为八行政区,万载县属第二行政区管辖。
1949年7月21日,万载县人民政府成立,属袁州分区,全县设城厢、株潭镇、罗城、潭埠、大桥、仙源6区,188村(街道)。:1609
现代
1950年,共设8区、111乡(街道)。:1609
1952年9月,改属南昌专区。:1609
1956年,117乡撤并为43乡。:1609
1958年,政社合一,共设12公社,311生产大队,2513生产队。:1609
1959年1月,改属宜春专区。:1609
1968年2月,属宜春市地区。:1609
1984年,撤社建乡,共辖20乡。:1609
2000年8月,属宜春市。:1609
2005年,共辖9乡、7镇、1街道。181村民委员会,15居民委员会,3366村民小组。:1609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万载县位于东经113°59'13”~114°36'11”,北纬27°59'37”~28°27'48”。地处江西省西北边陲,宜春市中西部,东邻上高县、宜丰县,南接袁州区,西邻湖南省浏阳市,北毗铜鼓县。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2千米,总面积1718平方千米。
地质
万载县属江南地层区,九岭地层分区,上高地层小区。万载地区褶皱基底的古老岩层由距今约17亿年前的元古界前震旦纪双桥山群组成。
万载县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东南缘,万载至丰城坳福带的西部,萍乐凹陷的北侧,南面为峰顶山(万载)至蒙山(上高)降起,北面是九岭隆起,万载处于两隆褶之间,故褶皱及断裂颇发育。县境内褶皱多呈南北向,有九岭向峰顶山方向选次推进的趋势。北部的高村、官元山、仙源及西北部的赤兴、白水、黄茅等地其地层褶皱相当强烈。根据岩土体的形成条件,万载县地质构造较复杂,褶皱和断裂及其发育。岩性以碎屑岩、变质岩、岩浆岩和碳酸盐岩为主,第四系地层零星分布于河流阶地、小山坡、山间洼地及河谷等。
地形地貌
万载县是个低山、丘陵区,地貌多样,岭谷相间,山脉纵横,河渠交织。万载县地处蜀江上游,蒙山山脉与九岭山余脉交接地带。地势,北部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渐次倾斜。万载县地貌形态可划分为构造侵蚀低山、侵蚀剥蚀陇状丘陵、剥蚀红盆丘陵和山间冲击平原四个地貌单元。北部为低山地带,约占总面积的40%;南部、中部为低陵丘地带,约占总面积的50%;株潭镇、县城附近和罗城镇等区域的山间为冲积平原,约占总面积的10%。主要山脉有蒙山山脉,九岭山余脉,主要山峰有峰顶山和仙姑栋。境内最高山峰仙姑栋位于北部边境,海拔1404.4米;最低点均车位于三兴镇,海拔74.3米。:1610
气候
万载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既适喜温作物栽培,也利秋播作物越冬。万载县全年平均气温为16.9℃~18.2℃之间。一月为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79C~8.0C之间。7~8月为全年最热时期,月平均气温为26.5C~30.6C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742.5毫米,年际变化较大。各地雨量分布不均,山区多于平原。呈北多南少的降水分布,降水的季节性差异较大,由于季风影响,4~6月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2%左右。
水文水利
万载县属长江流域赣江水系。境内共有大小河流15条,主河道有蜀江和泰溪,总长112.2千米;其次河道有龙河、后搓水等13条,总长约260千米。河流总长度约372.2千米,河网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8.3亿立方米。蜀江为境内最大河流,总长77.5千米,流域面积148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4.6立方米/秒。:1610
万载县现有各类水库109座,其中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22座、小(二)型水库83座;饮水工程29座;中型灌区1处;山塘1374座;中型水闸2座;防洪堤防12条,共64.9公里,其中城市防洪堤18公里。
万载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大风、冰雹、强雷暴、冻害、地质灾害等。旱灾主要发生在6~8月,雷灾以春夏之间较为常见。龙卷风来势猛,历时短,强度大,所到之处大树连根拔起,房屋成片倒塌,通信电力设施被毁,属山区丘陵地带,是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域。:1610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发现各类矿种23种,查明资源量的矿种10种;有金、钨、铜、铝、煤、磷、云母、硫磺、瓷土、石灰石、花岗岩等矿产资源。:1610截至2020年底,万载县金矿11个,铜矿5个,铝土矿1个,硅石矿1个,铜多金属矿1个。全县有效采矿许可证40个,面积14.27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0.83%。开采矿种:砖瓦用页岩14个,建筑用大理石9个,高岭土6个,长石4个,陶瓷土3个,脉石英2个,金矿1个,建筑用花岗岩1个;省级发证矿山1个,市级发证矿山15个,县级发证矿山24个;矿山开采规模大型矿山4个,中型5个,小型矿山31个;正常生产18个,筹建5个,停采17个。
水资源
2021年统计数据,万载县年降水量26.90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15.5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3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5.50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万载县国土面积171778.3平方千米,林地面积118126.7平方千米。万载县湿地总面积为25258.53平方千米,占万载县国土总面积的14.74%。
生物多样性
万载县乔木林面积64372.1平方千米,竹林面积44487.3平方千米,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4277平方千米,其它灌木林面积112平方千米,疏林地面积141平方千米,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229.1平方千米,未成林封育地面积7.7平方千米,苗圃地面积71.6平方千米,采伐迹地面积173.9平方千米,火烧迹地面积227.3平方千米,宜林地面积35.4平方千米,无立木林地面积1992.3平方千米;按起源分,天然林面积90355.3平方千米,人工林面积25342.6平方千米。万载县森林面积(乔木林、竹林和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地)113136.4公顷。活立木总蓄积7080396m3,其中林分蓄积4996090m3、散生木蓄积1849729m3、四旁树蓄积233896m3,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4314.2平方千米,省级公益林面积8966平方千米,Ⅰ级保护林地面积646平方千米,Ⅱ级保护林地面积33113.6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65.86%,林木绿化率67.25%。
万载县境内分布的野生动物约92种,其中鸟类有白鹭、池鹭、罗纹鸭等;兽类有刺猬亚科、猕猴、鳞甲目等;爬行纲有蝾蚖(山滑蜥)、眼镜蛇属等;两栖纲有青蛙、树蛙、中华蟾蜍等;其中属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的有白颈长尾雉、白鹇、鸳鸯、云豹、猕猴、水鹿、穿山甲等23种。:1610
万载县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植被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主要木本植物约59科、800余种。森林植被基本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针阔混交林和矮林。阔叶树种主要有枫香树、南红枣、木荷、拟赤扬、桤木、杨属以及槠树、椎栗、小叶栎、红栲等壳斗科树种;针叶树以杉木王、马尾松、湿地松等为主;主要经济树种有油茶、油桐、柑橘属、板栗、杨梅、胡柚、葡萄等;主要药用植物有杜仲、厚朴、山茱萸、栀子、北柴胡、山苍子、湘蕾金银花、木瓜粉等。万载县共有珍稀古树、名木1766株,树种有27科32种,其中树龄100年以上胸径50厘米以上的1112株,主要分布在白良、三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村、高城、仙源、黄茅、株潭镇、茭湖等乡镇。珍稀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银杏、黄杉;古树名木有古樟树、柏树、苦槠等;珍稀植物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苏铁、银杏、金钱松、省级重点保护植物罗汉松、大叶冬青、杜仲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万载县辖9个镇、7个乡和1街道,181个村,25个居委会,3358个村民小组。县人民政府驻康乐街道沿河西路262号。:1609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1 年末,万载县户籍人口 580282 人,其中城镇人口 242261 人,乡村人口 338021 人。年末常住人口488050人,比上年末增加 1615 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54664 人。全年出生人口 4956 人,出生率为 10.17‰;死亡人口3949 人,死亡率为8.1‰;自然增长率为 2.07‰。
民族构成
万载县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有壮、满、瑶、回、苗、蒙、侗、藏、土家、维吾尔等13个少数民族。:1609
宗教
万载县有佛教场所1所,名为万载县万佛禅寺。
经济
综述
2022年,万载县GDP实现26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宜春市第四;财政总收入达38.6亿元,宜春市第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宜春市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宜春市第三;利用省外项目资金68.1亿元,增长9.7%,宜春市第二;外贸出口8.2亿美元,增长89.4%,宜春市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043元、16387元,增长5.7%、5.9%。获评宜春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宜春市农业生产工作先进县、宜春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县。
第一产业
万载县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1610-1611蔬菜品种有芹菜、菠菜、白菜、生姜、胡萝卜、黄瓜、南瓜。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渔业以泥鳅、黄鳝、鲇形目、黄颡鱼、鳜鱼、鲈鱼、蛙、鳖等为主,万载县名优特农产品有百合、南酸枣、笋干、茭笋、雪里蕻、良薯、家兔、山羊、三黄鸡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有机水稻、有机木姜、草莓、脚板薯、有机欧洲硬皮葱、茶油、蜂蜜、竹笋。:1610-1611
2021年,万载县农业总产值39.69亿元,粮食播种面积66.36万亩。粮食产量26.60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18.26万吨;肉类总产量62207吨;水产品产量18543吨。万载县农业机械总动力31.452万千瓦(不包括农业运输车),比上年增长4.1%。实际机耕面积50.86千平方千米,比上年增长1.2%;当年机械播种面积23.51千平方千米,增长10.7%;机械收获面积45.97千平方千米,增长7.3%。万载县立足生态优势,坚持发展有机农业20余年,有机认证土地面积达46.2万亩,富土壤面积达715平方千米,富硒资源位列宜春市第二,拥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46个系列、100多个产品获得有机认证,并出口美国、欧盟、日本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
第二产业
万载县是烟花、夏布和表芯纸生产的重要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烟花、食品、新材料、橡胶化工、机械电子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花炮、照明灯饰等产业集群。:1611
万载县有万载工业园区,其形成了“一区四园”的整体格局,即综合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2021年,万载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9.8%,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0%。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47.8%,制造业增长1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4%。全年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有机(富硒)食品、烟花鞭炮四大重点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4 %、5.78%、5.09%、4.48% ,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7%和8.9%,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6%和31.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重点监测的7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6种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85.7%。其中,化学原料药增长220%,十种有色金属增长31.6%,铜材增长25.9%,水泥增长11.2%。全县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4.6%。资质以上总、专包建筑业企业共21家,比上年增加3家。
第三产业
万载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优势,开展产销对接,以“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创新消费模式,创设27家电商企业入驻电子商务产业园。2021年,万载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04.4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5.53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5.8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51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2.04亿元;房地产实现增加值13.47亿元;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53亿元;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6.04亿元%。
2021年,万载县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85924.1万元。万载县全年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665.49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8939.4万元。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完成45767.04万美元。
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11月,万载县有万载开口、万载得胜鼓、万载花炮制作技艺、夏布织造技艺等4个国家级项目,有万载苎麻纸手工制作技艺、万载纸棚山歌、万载花灯戏、万载罗城扎粉制作技艺等4个省级项目。
亦称“跳”,是万载民间驱鬼逐疫、祈福求平安、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流传于万载县的马步、白良、潭埠诸乡。万载傩有“开口傩”和“闭口傩”两种流派。万载开口傩共有7个节目,演出顺序为《开山》《比刀》《关王下书》《关鲍大战》《小鬼戏判官》《土地》《团将》。2008年6月,《万载开口傩》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载得胜鼓演奏活动是当地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项目之一。万载得胜鼓起源于北宋(公元960—1127年),取材于“安史之乱”重大历史事件。主要表现古代将士出征、交战、凯旋、庆功等,故取名得胜鼓。万载得胜鼓是民间唢呐曲牌与民间锣鼓结合的产物。万载得胜鼓以将士出征、交战、凯旋、庆功等情节为内容。分9个乐段,表现请战、四将、二将、皇帝登台、游兵、下战、进城、登台退位、大小圆台等情景,用民间唢呐和民间锣鼓以吹打乐形式反映古代将士战获胜的壮况。
万载县为全国五大花炮产区之一,生产主要集中于县城以西的潭埠、株潭、黄茅等乡镇。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其生产用作原料的土纸、火药均为万载本地所产,土纸为万载县仙源、官元山、茭湖、赤兴等山区生产的表芯纸,火药为硝酸钾、杉木炭和硫的混合物,其中最为重要的硝酸钾是用本地原料通过传统技术制作而成。万载花炮有全红礼炮、大小彩炮、鸡公炮、雷鸣炮等60多个品种,以响计有16响、20响以至10000响等,以纸之长短厚薄计有三裁、四裁、九裁等规格,以结鞭形式计有平边、立边(俗称顿边)之分,具有响率高、响声脆、无杂质、有香味等特点,广泛用于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祭祖拜佛等活动。
亦称“圆纱夏布”,流传于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的一种手工织布技艺,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其纱质细腻、边缩平整、编织均匀、色泽清秀、透气清汗、不皱易洗,是对人体无害、对环境无污染的环保产品,可用于服装、帷帐等制作,也可用于题诗作画等,主要厂家有万载县双志夏布厂、金鹏夏布厂、元一夏布厂等。
万载“纸棚山歌”历史悠久,自明代万载有表芯纸生产开始,就产生了纸棚山歌。这种纸工谣在劳动现场纸棚中现编现唱,想唱就唱,是纸棚工人在劳动中不可或缺的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他们在歌唱中或期盼丰收,或宣泄苦闷,或打情骂俏,或诉说心声。比喻贴切,自然幽默,诙谐成趣。一首纸工谣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或加上衬词。
万载花灯戏,旧称花鼓灯。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古老剧种。1999年,被列为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入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万载花灯戏历经“灯戏”“三角班”“半班”三个发展阶段后,逐渐形成了一种在声腔、表演诸方面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其行当包括生、旦、净、末、丑等,每个行当的表情含有喜、怒、哀、乐、爱、恨、恶、忧“七情之色”。花灯戏的伴奏主要有大胡拉和唢呐吹两种。锣鼓经是花灯戏的重要部分,其锣鼓点有100多个,主要有头类点子、锣类点子、闹台。乐器有打击乐和管弦乐两大类。万载花灯戏经历了兴衰起伏,已生产剧目200多台,创作本戏20多个,自创小剧40多个。
万载罗城手工扎粉为万载特产之一,其加工技艺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其主要产地在罗城镇泰溪河两岸的黎明村、罗城村,黎明村上碓、辛家两个自然村是其发源地。主要加工工序为:浸米、磨浆、做团、团、扎粉、晒粉、扎把(分装),主要工具有木桶、石磨、水碓、竹筒、铜筛、木架、大锅、梭箩、大脚盆、锦屏藤等。
文物古迹
万载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其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是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万佛寺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位于县城中心,坐北朝南,占地3000平方米。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明代建筑风格,左右对称,厢廊和谐、正门有雕花彩绘牌楼高耸正中,两侧为钟鼓楼。第二殿四周有玉雕栏杆围绕,正中顶棚雕刻200余龙头围成环状,称为“龙窝”,配以草卉鳌鱼,镏金重彩。:1613
周家大屋位于株潭镇株山村丁家桥,距县城42千米。建于清代爱新觉罗·颙琰乙亥年(1815年),占地70余亩,成正方形排列;有五进五直,大小18个厅由天井和通道相连,最长的一条横巷长度超过100米;共有400多个房间,相互联通又相互独立;正屋内直通三间大厅,两侧各备有一条长10米宽半米的雕花长凳,精工细琢;大屋内的房门高均超过3米,雕花窗门和手绘楹联彰显宗源内涵;大屋背后是一座名为“禁山”的小山,林木茂盛,古木参天,形成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障。:1613
万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53年,2010年3月拆旧馆重建,2012年3月全面完成。位于县城康乐街道沿河东路48号。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馆内陈列有龙松泉、金云龙等著名革命烈士的遗物和事迹,馆藏文物有300余件。:1613
万载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景区。位于县城郊“龙山公园”,占地80亩。主要由牌坊、广场式通道、纪念碑、烈士墙、烈士公墓五大主体建筑组成,纪念碑两侧烈士墙,镌刻万载5215名在册烈士的英名。陵园最高处建烈士公墓,墓室为花岗岩半球体设计,取圆寂、圆满之意,象征革命先烈精神永存。:1613
习俗
建房
万载县有其特有的建房工序。挖基脚下石称“起工”,择吉日上梁称“上梁”,新屋全部竣工称“圆工”。其中以上梁为隆重。上梁时,梁上贴以“紫微驾临”或“吉星高照”“勤劳致富”“自力更生”等红纸横额。栋梁两端压以麻糍,由大而小垒成宝塔形。泥、木师傅各站栋梁一端,边喝彩,边放花爆,边丢麻糍,边将栋梁徐徐升上。起工、上梁、圆工须摆酒筵,首席木工,二席泥工,三席石工,俗有“一木二泥三打石”的说法。:1613
特产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1年,万载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376 所,其中普通完全中学3所,初中17所,小学200所,职高2所,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26445人,教职工8567人。小学毛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0%。
万载县有江西省万载中学、万载县第二中学、江西省万载县株潭中学等完全中学。
科技事业
2021年,万载县建立宜春市第一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搭建省市县五十多名科技特派员沟通的桥梁。推广彩色油菜、油蔬两用油菜等2个新品种;申报省“双千计划”项目8个,其中恒利钒业、亚太科技、南氏锂电4人入选省人才“双千计划”;第一批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获批5家,第二批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获批 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108家;完成科技成果网上登记5项,完成科技成果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金额16080万元;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个,项目经费共计1075万元,其中,省揭榜挂帅项目2个,项目经费共计1000万元,位列宜春市第一。
文化事业
万载县共有各类文化机构3个:万载县文化馆、万载县博物馆和万载县图书馆。公共图书馆藏书量28万册,图书总流通量20万人次,乡镇综合文化站20个,农家书屋181个,文化市场经营单位154家。万载县通广播行政村181个,广播覆盖率达 100%,电视覆盖率达96 %以上,通有线电视的行政村181个,有线电视用户达到6.2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3.67万户。
医疗卫生
2021年,万载县设有县乡卫生健康单位23个,其中县直卫生健康单位6个分别为万载县人民医院、万载县中医院、疾病预防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保院)、皮肤病防治所。乡镇(街道)卫生院17个;共有医疗机构网点9家、民营医疗机构14个,乡镇(街道)卫生健康办17个;全县共有181个行政村,村卫生室188家,医务室4家,社会个体医疗机构68个(含联合诊所6家)。
社会保障
2021年,万载县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7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040元,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比率为44.2%。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5856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645元。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55.2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51.1平方米。
2021年,万载县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83139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88817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17885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1307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32254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497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8021人人。
人居环境
万载县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96.8%,PM2.5平均浓度为25μg/m3,同比上升4.2%,宜春市排名第4位。水质综合指数3.5239,同比变好10. 54%,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率达到100%。
交通
万载县初步形成了以国省道干线公路为骨架,运输场站为节点的交通运输体系,主要交通干线有昌栗、铜万载—宜春高速公路,G220、G320国道,323省道万上线,240省道芳万线。:1612半小时可达宜春明月山机场、宜春高铁站。截至2021年底万载县公路总里程3663.116千米,其中农村公路里程3245.215千米(县道13条,230.545千米;乡道73条,458.259千米;村道2510条,2161.565千米;专用公路7条,14.846千米;自然村组级公路264条,380千米)。公路密度212.93千米/百平方千米。
截至2021年末,万载县有公交线路11路。2022年底,万载县181个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城市公交纯电动化。全县有4家客运企业,其中从事班线客运经营的1家,有营运客车139辆,客运线路34 条,实现了万载至周边省、市、县客运班线全覆盖和县城至各乡(镇)客运班线全覆盖。城市公交车公司有纯新能源电动车50辆,从事旅游包车企业2家,有营运客车29辆,其中大型高一级客车25辆,中型高一级4辆。可经营省、市、县际和县内包车(班车)旅游客运业务。
景区
综述
万载县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竹山洞景区和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有九龙森林公园1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与省级国防教育基地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1613有AAAA级旅游景区2个、AAA级旅游景区4个。
主要景点
仙源红色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万载在土地革命时期曾一度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为全国十二大革命根据地之一。景区由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红旗报社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五分校旧址、工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烈士纪念塔、湘鄂赣革命纪念馆、仙源革命烈士纪念塔等组成,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旧馆原设仙源乡仙源村月山下中共湘鄂赣省委旧址,新馆位于县城。馆舍坐东朝西,占地1474平方米,是一座砖瓦结构的仿古建筑。有6个展厅,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整个陈列室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历史。:1613
九龙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位于万载县城东北35千米的九龙垦殖场原始森林区,区域面积42平方千米,其中森林面积39平方千米。园区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森林覆盖率高达92%。景区有植物126种,动物68种。:1613
境内水或全长10公里,水面面积达3000余亩,为赣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典型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2001年3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人物
荣誉
参考资料江西省(赣)宜春市万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2023-01-19
万载县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万载县人民政府.2024-09-08
万载县.宜春市人民政府.2023-01-19
人口信息.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1
政区沿革.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万载县区划.国家统计局.2023-01-14
县情简介.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1
地理气候.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4
万载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4
2021年宜春市水资源公报.宜春市水利局.2023-05-08
自然资源.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1
刘学军.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9
龙水莲.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9
彭宇波.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9
黄彩勇.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9
郑龙.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9
黎俊昌.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9
罗志刚.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9
万燕.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3-28
潘集章.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3-28
宗教活动场所基本信息.国家宗教事务局网站.2023-05-08
经济社会.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5-07
万载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1.红黑统计公报库.2023-01-11
万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万载开口傩.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开口傩.智慧万载.2023-04-07
大气蓬勃、庄重热烈!从北宋初流传至今的万载民间器乐曲《万载得胜鼓》.澎湃.2023-04-07
万载得胜鼓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万载花炮制作技艺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夏布织造技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万载纸棚山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万载花灯戏.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万载罗城扎粉制作技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2023-01-1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国家文物局综合行政管理平台.2023-01-18
百合.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1
花爆.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1
表芯纸.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1
三黄鸡.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1-11
万载县义务教育学校基本信息表(初中).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3-04
万载县公共交通概述.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3-04
宜春公交查询.宜春8684.2023-01-18
仙源湘鄂赣红色旅游景区.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5-08
九龙原始森林景区.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5-08
三十把省级自然保护区.万载县人民政府.2023-05-08
谢灵运.古诗文网.2023-05-08
徐铉.古诗文网.2023-05-08
徐锴.古诗文网.2023-05-08
首任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5-08
江西省第二批生态文明示范县(市、区)探索与实践.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01-19
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召开,这些市县区单位和个人获表彰(附名单).大江网.2023-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