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警予

向警予(1895年9月4日-1928年5月1日),女,原名向俊贤,生于湖南溆浦县,土家族,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及早期领导人之一,女权主义领袖,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导人之一。同时她也是党中央妇女部第一任部长、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个女创始人、共产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女中央局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唯一的女代表。

向警予1895年出生于溆浦县,8岁时成为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1912年,她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长沙市周南中学,并将名字改为向警予。1916年6月,从长沙周南女校毕业的向警予,回到家乡担任溆浦县观音阁镇县立女校校长。1919年秋,向警予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革命团体新民学会。同年10月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12月向警予和蔡和森一起赴法勤工俭学,1920年二人在法国蒙达尼举行了婚礼。1922年回国后,向警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席了党的“二大”至“五大”,当选为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中央委员,并连续担任中央妇女部部长。1925年5月增补为中央局委员。1925年10月,向警予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7年回国后,在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和市总工会宣传部工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向警予主动要求留在武汉市坚持地下斗争。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不幸被捕。面对敌人严刑逼供坚贞不屈,于5月1日英勇就义,年仅33岁。

向警予主张打破旧的家庭制度,让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提出了中国妇女解放的目标,还全身心投入大革命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毛泽东称赞向警予是模范妇女领袖,周恩来在延安中国女子大学成立的演讲中称赞向警予是中国妇女的模范。2009年,向警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向警予1895年出生于湖南湘西溆浦县商会会长之家,她的父亲向瑞龄,是溆浦县最大的商号“鼎盛昌”的经理,是个思想开明、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的商人。向警予排行老九,有几个兄长曾留学日本,自幼受其影响追求新知识。6岁入私塾,8岁时便成为全县第一个入学的女学生。她在校品学兼优,幻想成为花木兰式的英雄。

1907年向警予大哥向仙钺从日本留学归国,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镇常德市西路师范学堂教书,12岁的向警予便随哥哥来到常德读书。她经常阅读 《民报》《新民丛报》和《天义报》等报纸。特别是大哥讲的法国大革命的故事,使她十分神往。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向警予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长沙市,1912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长沙市周南中学,并将名字改为向警予。在上学期间,她关心国事,当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签定后,她和长沙的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演讲,唤起同胞们救国救民的热情。向警予在这里认识了蔡畅,并通过她结识了蔡和森和毛泽东。

回乡办学

1916年6月,向警予从长沙周南女校毕业,怀着“教育救国”的抱负,回到家乡。她四处奔波,克服重重困难,得到当地进步人士的支持,在县城西街观音阁镇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小学堂,并担任校长,聘请进步青年任教员。她打破当时“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倡导“人生价值的大小是以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而定”,为了动员孩子们来上学,她不辞辛苦,四处劝学。学校在她的主持下,传授新知识,提倡新风尚,宣传新思想。规模不断扩大,由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发展到八个班300多人,培养了不少人才。

赴法留学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在湖南省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以“革新学识,砥砺品行”为宗旨。向警予得到消息,很想出去干一番“真事业”。于是她来到北京,拜访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1919年7月,向警予应蔡和森的妹妹、好友蔡畅之邀,离开溆浦县,到长沙市参加发起组织“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随后又组织了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12月,她同蔡和森、蔡畅及蔡母葛健豪等30余人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

1920年初,向警予一行来到巴黎,进入蒙达尼女子公学。在这里,她刻苦学习法文,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还广泛地接触法国工人阶级,受具有巴黎公社斗争传统的法国工人阶级的影响,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1920年5月,志同道合的向警予和蔡和森结为革命伴侣。在留学期间,向警予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密切注视着世界形势和国内斗争,1920年5月26日,她为李大钊主办的《少年中国》杂志撰文《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批驳改良主义的错误主张,明确指出“财产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把妇女解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表明她对中国革命有了高度的认识。

1921年初,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们面临无书读、无工做、无饭吃的威胁,同年2月7-8日,向警予参加了勤工俭学学生争取“求学权”、“生存权”的请愿斗争。还参加了进驻里昂大学的斗争,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领导妇女运动

1921年10月18日,法国当局以“强占校舍,扰乱治安”的罪名将蔡和森、陈毅等104人驱逐回国。向警予也于年底启程回国。1922年初,向警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最早的女共产党员之一。同年7月16日至23日,向警予出席了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大会起草了《妇女运动决议案》,并当选为候补中央委员。大会结束后,向警予留在中共中央局机关,负责全国妇女工作。1923年春,向警予来到北京,指导了北方妇女运动的开拓;在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爆发后,向警予坚持北方区党的机关工作。同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广州市召开,会议通过了向警予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妇女运动决议案》,向警予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并担任了妇女运动委员会第一书记。同年7月,向警予在《前锋》杂志上发表《中国最近妇女运动》一文。之后,向警予常驻上海中兴路三曾里的中共中央机关,与驻会的成员以及其他来这里开会的党的领导人商讨党和妇女运动中有关重大问题。9月至12月期间,向警予在《妇女周报》上发表了《酝酿中之女国会的我见》《告丝厂劳苦女同胞》等13篇文章,指导中国妇女运动广泛、深入的发展,并对国际妇女运动发表自己的见解。

1924年初,向警予发动上海市知识妇女到劳动妇女中去工作,领导丝厂女工成立上海丝厂女工协会;她先后在《妇女杂志》《天津妇女日报》《妇女周报》上发表文章,对各地妇女运动进行指导。不久后,中国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国共合作,向警予到上海执行部工作,担任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妇女部部长助理。同年3月1日,向警予在《妇女杂志》上发表《中等以上女学生的读书问题》一文,文中对妇女运动和女子教育的重要意义作了论述。之后,向警予参加国民党上海执行部青年妇女部工作,参与组织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妇女运动委员会,还在《妇女周报》上发表《直隶第二女师学潮在女子教育革新运动上的价值》一文。同年5月,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上任命向警予为中央妇女部部长。同年6月,向警予领导上海丝厂一万五千多名女工举行了罢工斗争,她发动女权运动同盟会、全国学生总会和闸北市民协会等团体声援女工的斗争。同年9月,向警予又领导了南洋烟厂七千多名工人的大罢工。随后,向警予在《向导周报》上用“振宇"的笔名发表《南洋烟草资本家打破罢工之恶辣手段》的文章。到了11月中旬,孙中山发表《北上宣言》,途经上海市,提出召集国民会议的主张;向警予与杨之华等代表执行部妇女部起草公函,并出席欢迎大会,发表意见。同年底,向警予先后发表了《国民会议与妇女》《寒假中女学生应努力的一件大事》《妇女运动与国民运动》三篇文章,着重论述了妇女运动与国民运动的关系。

1925年1月,向警予出席了中共四大。同年2月,上海女界推选向警予,刘清扬钟复光三人为上海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去北京市孙中山逝世后,向警予在上海公共体育场进行演讲,追悼孙中山,并开展政治宣传;之后,向警予又电嘱在京的刘清扬、钟复光发动各地在京的国民会议促成会的妇女代表,筹组中国女界联合会。同月22日,上海女界国民大会开幕,向警予担任会议主席,并在会上作了女国民大会的三大意义的报告。4月底,中国女界联合会在北京成立。同年5月,向警予担任中共中央妇女部主任,并增选为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先后在《妇女周报》上发表6篇文章,其中《五一纪念与妇女经济独立》《在中国妇女协会成立会上的演说》二文,论述了妇女经济独立与政治独立的关系,妇女运动与民主运动的关系。向警予指出:妇女“真要达到经济独立的目的,只有把万恶的资本主义推翻”“妇女运动是求妇女的自由平等”“然而中国妇女运动的大半已经包含在民族的自由平等之中了”。

“五”运动前后,向警予集中精力投入这一运动的组织发动和领导工作,曾以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成会的名义起草和印发了《为日人惨杀同胞宣言》和《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两份传单,亲自带领妇女积极分子游行示威,进行募捐和讲演。同年6月1日,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在勤业女师开代表大会,向警予担任主席。在“五卅"运动广大妇女发动起来、提高觉悟的基础上,向警予发起成立了“妇女解放协会”,全国各地“妇女解放协会”会员多达30万人。之后爆发了省港工人大罢工,向警予通过各地妇女解放协会以多种形式予以支援,组织广州市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数千名女工直接参加斗争。

坚持斗争

1925年10月,向警予受党中央派遣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6年2月至3月,向警予参加了共产国际执委会第6次扩大全会,向警予在会上代表上海市和全中国女工接受献旗并致答词。会议结束,向警予进入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中文听讲班学习;期间,向警予因与蔡和森性格不合,感情破裂,直至分手。1927年向警予从苏联回国后,先在广州工作,后到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和深圳市总工会宣传部工作。同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向警予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大会主席团;她在会上敢于坚持原则,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作斗争。会后不久,向警予到中共汉口市委宣传部工作,她积极撰写宣传提纲及传单,筹办工人夜校,组织党员干训班,并兼任中共中央妇委的工作。与此同时,向警予还参加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群众》周刊的编辑工作,曾亲自到武昌南湖参加军官学校支部会议,动员学员参加平息夏斗寅叛乱的斗争。同年7月,宁汉合流发动反革命政变后,向警予在湖北省委宣传部工作。

八七会议后,向警予在武汉会见了原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坚决否定了原先夏曦要卢离开部队,只身追赶南昌起义部队的意见,果断地要卢德铭立即回部队,参加秋收暴动。在武汉武汉三镇白色恐怖最厉害的时候,向警予千方百计地组织同志转移,营救被捕的同志。

被捕入狱

1928年3月20日清晨,在叛徒宋岳林的指认下,向警予被法国巡捕逮捕,关押在法国巡捕房拘留所里。她被捕后,反动派的报纸几乎每天都把向警予被捕当作头条新闻,1928年4月12日向警予由法租界“引渡”到武汉卫戍区司令部军法处监狱。在狱中,敌人三番五次地对她审讯和毒打,她从未向敌人吐露实情。面对敌人的酷刑,向警予宁死不屈。

英勇就义

1928年在5月1日,国民党新军阀决定处决向警予;向警予凌晨梳洗完毕,身着一袭油绿色的旗袍,头扎羊角小辫,从容地跟难友们一一告别。向警予被一队武装军警押赴余记里空坪刑场,沿途观者人山人海。她视死如归,高唱国际歌,向群众演说,高呼革命口号。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宪兵慌忙在她的嘴里塞上石头,又用皮带缚住她的双颊,但仍然无法阻止她向群众宣传革命真理,最终向警予遭遇枪决。

身后之事

在向警予遇害的当晚,海员工人、共产党员陈春和冒着生命危险,摇着小船,把向警予烈士的遗体运葬在龟山古琴台对面的六角亭边安葬。1978年,向警予遗骸移葬于龟山,并建筑了向警予烈士陵园

2009年向警予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2020年《TIME》时代周刊从1921年至2019年中选择了100位影响世界的百位女性代表表彰她们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为世界做出的卓越贡献。向警予排在第1位。

思想主张

教育救国

向警予相信教育可以拯救国家,她怀抱着独身主义,想终身从事教育来改造中国。向警予受苏格拉底“欲动天下,必先自动”思想的影响,结合自己的知识认为要想创未来之社会、铸造左右现世社会之人,教育必须取重自动。向警予认为:“教育为国民之养料,女学为教育之源泉,中外识者,久有定评”。

向警予教育救国思想是其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革命思想的主要起点。这一思想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11年到1919年,向警予认为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达到挽救国家和民族的目的,也即“教育救国”阶段;第二阶段,从1919年底到1922年初,向警予赴法勤工俭学阶段,她深受蔡和森影响,逐渐放弃了教育救国,但在思想深处并未根除,对教育依然抱有幻想;第三阶段从1922年到1928年,向警予从法国回来后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彻底放弃了教育救国思想,但她主张在未彻底实现社会变革之前,教育仍要发展,人们仍要求学,她对女子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打补丁式的完善。梳理向警予的教育救国思想可以发现,她对教育的发展有很深刻的见解,她对教育目标认识的转向顺应时代潮流,她对教育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认识的转变,体现了那个时代部分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脉络。

向警予的教育救国思想,一方面凸显了救亡的时代主题,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课外课程;另一方面回应了妇女解放的社会诉求主张男女共学,男女平等,是向警予民主主义思想的反映。

妇女解放

向警予认为,中国妇女解放运动是中国整个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只有推翻剥削阶级,才能实现妇女的真正解放;妇女运动必须与革命运动相结合,妇女运动必须唤起最受压迫的千百万女工、农妇和一切劳动妇女参加,而有组织、能战斗的新兴劳动妇女是妇女解放的先锋,是民族民主革命的前卫。向警予提倡知识妇女和劳动妇女相结合,鼓励有觉悟的知识妇女到女工、农妇中去工作、学习、锻炼,努力增进劳动妇女和知识妇女的团结。

向警予从法国回来后,立刻投身于国内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她深入工厂,领导女工罢工运动;走人家庭,关心女工生活疾苦;进入学校,培养妇女干部。向警予认为,妇女解放首先要取得经济独立。她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中明确提出“经济独立,为女子解放的惟一条件”。向警予还认为,劳动妇女是妇女解放运动的基础,“大凡一种运动实力的标准,常因群众的多寡及组织力战斗力的强弱而决定”。劳动妇女因其具有组织性、纪律性且数量庞大、人员集中等必然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坚强后盾。

报刊宣传

向警予寻求革命胜利的斗争生涯中,逐渐形成了重视报刊宣传作用及将党的事业和妇女运动与报刊宣传紧密结合等重要思想,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新闻宣传的重要理论。向警予认为,妇女运动绝不像少数妇女解放运动者认为的那样是少数知识界妇女的贵族式运动,而是需要整个女界的大联合,而且在倡导女界大联合的过程中万万不可忽略“宣传联络”的工夫,报刊宣传是促进妇女界大联合的有力武器。

向警予以《妇女周报》等报刊为阵地,以公开演讲为传声筒,以实际行动为纽带,“集中自己的势力”,建成组织明确、纲领鲜明和强有力的领导核心的妇女团体,在团体的旗帜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妇女,反映她们的愿望和诉求,扩大影响,造成声势。为此她强调“妇女不独应有各地的组织,而且应有全国统一集中的组织,使全国的妇女运动在同一的目标同一的策略之下有系统有计划的进行,然后妇女运动才能成功一支社会的实力而唱最后的凯歌”。

主要作品

相关作品

戏剧作品

影视作品

影响成就

创办溆浦女校

向警予毕业后,怀抱着“教育救国”和“妇女解放”的理想,创办了男女兼收的溆浦县女校。在向警予担任校长的三年里,为了让女孩子上学,可谓竭尽所能,经常为此废寝忘食。她把“自治心、公共心”作为校训,注重实践,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为青少年打开了通往知识的大门。1939年,为了纪念向警予,溆浦女校更名为警予学校

解放妇女思想

向警予是中国共产党妇女解放运动中的杰出领袖,早期女权运动的倡导者。1920年,向警予在李大钊先生主办的《少年中国》发表《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提出了女权主义的立场和分析思路,已经形成非常完整的女权主义的理论体系,她致力男女平等,兴办女学教育救国,深入发动女工,领导妇女运动,主张打破旧的家庭制度,让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提出家务劳动社会化的新思想,并反对裹脚陋习,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解放女权发声。向警予不仅提出了中国妇女解放的目标,还全身心投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的妇女解放运动。她发表《中国最近妇女运动》《上海市女权运动会应注意的三件事》《女国民大会的三大意义》等30余篇文章,分析并指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向警予注重妇女解放与国民革命相结合,重视劳动妇女与知识妇女二者的关系,主张将妇女解放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使得中国早期的妇女解放运动突破理论表面,具有更强的实践性。

领导妇女运动

向警予在领导中国妇女运动的实践中,向警予充分认识到,妇女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女界统一战线并加强妇女组织建设。1919年,她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之后,向警予在领导上海市女工早期的罢工斗争中,以上海市为重点,积极开展以劳动妇女为主体的妇女运动,开办了30多所女工夜校,培养妇女骨干,并经常在自己主编的《妇女周报》上撰写文章,鼓励女青年学生投入妇女运动。1924年6月,向警予领导闸北丝厂女工举行罢工,率先起来罢工的是云成丝厂和丰水丝厂的女工。同年9月9日,向警予又发动南洋烟厂7000名工人大罢工。在向警予的直接发动下,上海各公团成立了失业救济会,救济被厂方开除的工人,直到这些工人都得到妥善安排,才结束了罢工斗争。

上海五卅惨案发生之后,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市开展罢工、罢课、罢市的斗争。向警予冒着暴雨,率领女工、女学生在多伦路上举行反帝游行示威。之后,上海各界妇女联合会成立,向警予以联合会主任委员的身份在大会上作报告,提出反对外人惨杀同胞宣言,要求撤退外国武装、释放被捕同胞、收回租界、保障公民自由等12条内容。罢工和罢课发动之后,商界的罢市还在犹豫,于是向警予又带领一批女工、女学生开到上海市香港总商会,与先前包围了总商会的民众汇合,要求总商会立刻下令罢市。总商会会长董立时以需要电告北京执政府为由,百般搪塞和拖延,向警予坚持要求他下令罢市,谈判从下午延至晚上7时,总商会在强大的民众的压力下,才由副会长方椒伯签发了罢市通告。在五卅运动的高潮中,向警予发动上海市10多万女工投入了罢工斗争;随后,她在上海女界国民会议促进会的基础上,发动各地建立了统一的新型妇女团体——妇女解放协会。

主编宣传刊物

1927年5月,向警予参加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群众》的编辑工作。同年10月,向警予兼任中共湖北省委地下刊物《大江白话报》主笔,该刊由中共湖北省委创办的党报,是省委唯一对外宣传的地下刊物。1928年2月7日,向警予在《<大江>复活与纪念“二·七"》一文中,阐明刊物《大江报》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并鼓励革命群众“走上光明的大路”。之后,向警予多次撰写文章发表在刊物《大江报》上,来阐述当时的革命形势和任务,对“左”倾错误路线表示怀疑或抵制,揭露了中国国民党反动派及帝国主义者的反动本质和卑劣行为。《大江报》还设有《遍地的红党》《遍地的红军》《普遍各县之工农潮》《工农消息》等专栏,反映了各地工农运动开展的情况,使得广大群众认清革命,积极拥护和投身于革命斗争。

人物评价

她抱“独身主义”,要终身从事于教育来改造中国。——蔡和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毛泽东

向警予是我党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任妇女部长,英勇牺牲了,我们不要忘记她。——周恩来

1981年,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肯定了“向警予是我党创建时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馆长刘蓉华评价向警予:“她倡导教育救国,创办了男女兼收的学校;提倡学生解放思想,弘扬个性。她短暂的一生中笼罩着革命的光环,更以终生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影响着后人。”

人物轶事

离家逃婚

向警予在家乡溆浦县城任校长时,曾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镇守副使第五区司令周则范看中,想娶她为二房夫人。当时的周则范还算是个新派军官,但向警予鄙视军阀的权势反对无爱婚姻。向警予父虽是当地富商,但慑于周的威权不敢拒绝,她的继母更想借此高攀。岂料,早已接受妇女解放新思想的向警予竟只身闯进中国共产党代表团驻沪办事处旧址,对位高权重的军阀丢下一句:“以身许国,终身不嫁”,便挺直着腰杆离开了。后来,为避免周的再次纠缠,向警予干脆离开溆浦老家,前往长沙市,并加入了由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三人组织的“新民学会”。

向蔡同盟

向警予在周南女校读书期间认识了体育专科班新生蔡畅,进而结识蔡畅的哥哥蔡和森。此后向警予同蔡和森、蔡畅及蔡母葛健豪等30余人远涉重洋,赴法勤工俭学。在驶往法国的“盎特莱蓬”号邮轮上。向警予、蔡和森两人经常一起观看日出,讨论学习和政治问题。1920年5月,向蔡二人在法国蒙达尼市法文新司学校的一间木板平房里举行了婚礼。当着几十位中国同学,向蔡二人共同朗诵了他们编写的《向上联盟》,还将恋爱中互赠的诗作编印成书分赠给大家,结婚照上则是两人共同捧着一本翻开的《资本论》,寓意二人结合的共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纪念场所

纪念馆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占地面积11680平方米,由向警予故居、向警予生平事迹陈列、向警予铜像广场三个部分组成,197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维修了向警予故居;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1995年公布为湖南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20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先后被授予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重点红色旅游景点、湖南省文明风景区等称号。

向警予铜像广场肃立着向警予铜像,于1985年9月建成,塑像高四米,塑像基座为5米高的纪念碑,纪念碑正面是陈云亲笔题写的“向警予同志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其余三面镌刻着蔡和森撰写的《向警予同志传》中的内容。

2008年,为纪念向警予烈士牺牲80周年,学习她的革命精神,由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主办,团中央信息办、国家档案局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开通网上“向警予纪念馆”。

故居

向警予故居是清代五柱穿斗式木结构四合院,故居院内有“故居复原陈列”和“向警予同志手迹展览”,展示了她学生时代的作文、日记、读书笔记以及她从事革命活动时期撰写的文稿、书信30余件以及其他实物40多件。江泽民同志曾为故居题写“向警予同志故居匾额。1995年,向警予故居被定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次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警予中学

在武汉汉口铭新街和黄石路的街角处,是武汉市的一所中学,从1993年开始,该校被命名为武汉市警予中学。1928年此处正是向警予被中国国民党公开处决的地方。

烈士墓

龟山西部山顶有向警予烈士墓。1978年为纪念其英勇就义五十周年移此重建。前后三台,各置短垣。墓呈圆形,白色,基环方围,构造新颖。墓前方座上塑烈士全身手握书本坐像,坚贞远望,正气浩然,座正面镌邓小平手书“向警予烈士墓”六字,后面刻其革命事迹。

纪念活动

2024年4月1日上午,武汉市硚口区韩家墩街道新华社区组织社区党员前往向警予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

2024年清明节前夕,警予学校、凯文中学等二十多所学校近3000人分别来到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清明祭扫活动。

2023年5月1日,溆浦县警予馆开展“忆先烈 守初心 担使命”为主题的缅怀先烈活动,向警予亲属代表及来自溆浦县部分单位的干部职工参加。

纪念作品

2023年9月,向警予诞辰128周年之际,武汉楚剧院编排现代楚剧《向警予》,并来到向警予的家乡溆浦上演。

名言章句

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然而到了不能珍惜的时候,只有勇敢的牺牲自己。人总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慷慨慨。

为花季少女解开裹脚布,为广大妇女争取参政权,为底层娼妓寻求独立人格,谁说我辈不女权?

我中华之前途,我卓尔之诸君不自负之,其孰负之,诸君,诸君,行矣勉。

参考资料

【党史学习】湖湘革命人物专题·向警予.澎湃新闻.2024-07-28

向警予:中国早期妇女运动的杰出领袖.人民网.2024-07-28

党的唯一的女创始人向警予.theory.bingtuannet.com.2024-01-26

土家族女革命家向警予.中国科普博览.2024-07-28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共产党员网.2024-07-28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向警予.嘉兴学院.2024-07-28

新中国英雄模范人物:向警予.浙江新闻网.2014-09-14

【每日E课·E堂党史课】| 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袖——向警予.微信公众平台.2024-07-31

9月4日,纪念先驱向警予.高阳文旅.2024-07-28

向警予 (1985).豆瓣电影.2023-11-22

恰同学少年 (2007).豆瓣.2024-08-06

建党伟业 (2011).豆瓣.2024-08-06

热血军旗 (2017).豆瓣.2024-08-06

向警予 (2021).豆瓣电影.2023-11-22

向警予:她发起了中国第一场女权运动.新浪网.2024-07-28

向警予:发起中国第一场女权运动.新浪网.2014-07-13

向警予:她发起了中国第一场女权运动 - 女性风采.福建妇联新闻.2021-08-09

蔡和森,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长沙市人民政府.2024-07-28

溆浦县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湖南旅游.中国天气网.2021-08-09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湖南省文明网.2024-07-28

纪念向警予牺牲80周年网上纪念馆开通.人民日报-搜狐新闻.2024-07-28

缅怀英烈 敬读碑文汲取奋进力量.武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21-08-09

清明祭英烈,追思守初心,武汉硚口韩家墩街组织祭奠先烈活动.极目新闻.2024-08-01

向警予同志纪念馆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扫活动.向警予同志纪念馆.2024-08-01

县警予馆举行纪念向警予同志牺牲95周年活动.溆浦县融媒体中心.2024-08-01

现代楚剧《向警予》回溆浦娘家演出.长江日报.2024-07-28

巾帼学党史② | 向警予:“人总是要死的,但要死得慷慷慨慨”.零陵妇联.2024-08-01

人物漫画⑥丨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向警予.长城网.2024-08-01